近期欧债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且有一浪胜似一浪的趋势,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重影响,中国亦难置身事外。随着希腊危机恶化,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希腊在欧元区的“去”与“留”问题上,新政府难产,被迫决定6月17日举行第二轮议会选举。一旦希腊退出,将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牵动着大家的心,负面影响不言而喻,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的出口,农资人更加关注化肥的出口。
根据有关资料,特地绘制了一张表格——
就谈今年4月份出口的2947.6吨尿素,比最高年份2008年下降了289万多吨。具体分析一下,最大进口国缅甸1010吨,其次为日本820吨,最少的赤道几内亚0.65吨;出口数量最大的海关关区昆明海关1030吨,其次大连海关700吨,第三南京海关655.95吨;其中江海运输1917.6吨,汽车运输1030吨;出口数量最大省份山西省858吨,其次辽宁省700吨,第三江苏省655.95吨。数量少了点,价格倒不低,出口总额为2039566美元,平均691.941美元/吨。如果尿素出口锐减,还不足以证明什么,我们再看看磷铵出口吧。
今年4月份,磷酸二铵的出口收发货地均为贵州省,其中贵阳海关23500吨,出口到印度,南宁海关2292.2吨,出口到越南,累计出口总额14975008美元,平均每吨580.61美元。今年1-4月份磷酸二铵的出口,比最高年份2009年下降了46万多吨。德意志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表明,欧美经济增长每下跌1%,中国出口增长就会下跌6%,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会直接冲击中国能源和原材料企业的利润、生产和投资。市场信心受到了打击,化肥市场也一样,这是偶的孤陋寡闻,不知有木有一点牵强附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及当前受世界关注的欧债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更多的战略机遇。“原来别人不愿卖给您的,却因为危机面临着资金链的压力而改变主意。”对外经贸大学的专家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整理思路,根据自身的需求再出发。其中,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模式的选择、自身能力和需求六个方面,都需要中国企业深思。日前,商务部部长助理接受CCTV采访时透露,到2015年,我国将实现非金融类对外投资达到150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实现对外投资年均增长17%的目标。“走出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农资企业来说,欧债危机在危机中不乏机遇,当下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只要是有实力的农资企业,都有机会借机抄底,寻求最合适的机会。当然蹒跚学步的中国农资企业海外投资、国际化运作能力、投资经验缺失也有目共睹。农资企业增强自身对话能力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小时候,偶梦想当一名老师,长大了,偶成了一个卖农资的,其实,卖货物和卖学问都是一样的,世间事大抵如此。
专家同样认为,危机爆发以后是我国企业通过并购获取国际品牌、销售渠道的一个重要机会。实际上,品牌的建设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通过自身努力去培养自己的品牌,但这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事情,并非那么容易;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并购来掌握已有的国际品牌,不知这一点国内有实力的农资企业是否已经动心?抑或笑话偶纸上谈兵?
西班牙银行业资本金严重紧缺,地方政府面临偿债高峰,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仅逼近7%的“资金求援线”,与德国国债收益率的利差扩大到记录新高。上周也是欧美发布重要经济数据的集中期,结果数据给市场反弹增添了下行压力。基于以上因素影响,市场恐慌情绪一路高涨,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价分别收报每桶83.23美元和98.43美元,单周跌幅分别达8.4%和7.9%,前者收盘价较其年内高点累计跌去24%,已经进入熊市。国内说是油品8号开始降价了,偶依然笃信是大好事,这次不会躺着也中枪了吧!
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仅仅有不利方面,这其中还蕴含了许多机遇,应积极应对,抓住机遇才是现阶段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