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磷矿价格上涨速度较快,仅一年多时间涨幅就高达70%,这轮持续一年有余的磷矿石涨价行情,主要还是取决于磷矿主产地的行政干预措施等。而笔者以为,如果剔除短期内磷矿快速大幅上涨中的不合理成分,适时适度上涨并非坏事。这不仅能促进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磷资源产品在内外贸易中实现价值回归,而且可以加快下游转型升级步伐,助推淘汰落后产能。
首先,较高价格能促进整个行业高效使用战略性不可再生资源——磷矿。磷矿适度涨价后,逼迫企业改进技术与操作,追求磷矿的“吃干榨尽”。而且,虽然我国属磷资源大国,但富矿少贫矿多是天然缺陷。因此,品位再低的磷矿也是资源,特别是高品位磷矿价格适度提高后,出于降低制造成本的考虑,下游企业会将目光盯向中低品位磷矿,这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能促进磷产品的价值回归。因为先前磷矿价格低廉,导致下游磷酸盐企业无序竞争,价格战频发,为所谓开拓市场,以低廉的价格销往国外,自己长期落个“赔钱赚吆喝”。而磷矿适度涨价后,会通过传导作用,提高整个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最终使下游产品物有所值。
再次,能促进行业加速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磷矿价格适度提高后,对于远离资源的东部地区下游企业是个生存考验,部分企业必然要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加强资源整合,有的会放弃生产而建立联合销售前沿基地,而毫无优势的企业必然要退出这个领域,有利于通过市场法则实现淘汰严重过剩的落后产能。可见,磷矿适度涨价的最大作用是实现优胜劣汰,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当然,磷矿适度上涨并不是脱离下游承受能力的漫天涨价,而是合理和循序递进的过程。同时,更要严防游资炒作,制造虚假需求现象,严控磷矿价格大起大落,避免最终肥了游资,害了行业。 (王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