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厂商的博弈中,国内大部分地区尿素出厂价已跌破2400元/吨,近期有企业纷纷对外报出2360元左右的价格之后,绝大多数经销商仍在是否采购的问题上显得愈发矛盾,而这犹豫正是当前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例如:阴晴不定的限价政策迟迟未定;相对偏低的社会库存难以满足旺季农业需求;国际尿素价格下滑对中国后期出口的影响等等。总之,这一切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令本已对市场失去判断能力的经销商显得更加迷茫。笔者认为:当市场存在较多影响因素而不易判断的时候,倒不如直接从供求入手,先确定市场涨跌走势之后再衡量采购风险。
从供应方面看:统计局的尿素产量报告显示,我国1-4月总产尿素实物量为2084.6万吨,而去年同期为1896.58万吨,同比增长9.9%。同时,笔者也了解到,全国尿素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产量的增加无疑是受到一季度国内尿素行情高利润的刺激。而过量的尿素势必会对后期需求造成一定的压力。
从需求面看:后期需求分两方面,一是农业用肥肥;二是出口集港。从历年国内尿素表观消费量可以看出,农业整体消费量相对平稳,但存在被高氮复合肥替代的问题。因此,从客观角度而言,即便今年的农业需求不减少,但增加量也不会太大。出口方面看,今年1-3月的尿素出口总量为117023吨,去年一季度为596143吨,同比减少了80.4%。特别是近期国际尿素价格已经开始下滑,中国贸易商也将离岸价下调到了505美元/吨,这对于后期出口形势十分不利。
综上所述,由于行业利润的增加,企业开工率同期相比有了明显的调高,进而将会使国内上半年尿素总量同比增加10%,也就是300万吨的增加量。而需求方面却表现出减少的趋势。由此便可以判断,未来两个月内,尿素市场基本会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跌价的大方向也可以确定。但在当前社会库存偏低,且临近用肥期的时候,即使大家看到了供求宽松,也没有过多时间与厂家进行价格博弈。因此,当出厂价回落至2350元/吨以后,必然会刺激到一部分经销商放弃观望,但此价位备货确实存在着一定风险,在看清后期涨跌大趋势之后慎重采购尿素并尽快销售,做好短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