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国农资湛江中成合作社总经理 辛伟成:
打造产、供、销、购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中国农资”中成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月,成立之后就充分利用中农控股的品牌优势与湛江新中成农资公司在湛江多年经营的基础与网络优势,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在湛江建立了300多个“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发展社员2万多人,并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一间年产量为3万吨的生物有机肥配套工厂,并配备了产品展示厅、社员培训室、实验室、土样室。
从2011年6月开始,“中国农资”中成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功建立“中国农资”产品专卖店,共建成了15家中国农资系列产品专卖店,并计划在一年内发展至100家。现在,中成合作社又和中农控股一起规划建立农资物流园,内含农产品回购、保鲜冷冻、加工等服务项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打造产、供、销、购一体化服务新模式,真正实现打包农业。相信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倡导,“中国农资”中成合作社依靠中农控股的资金、技术、信息和物资方面的支持,小型农资合作社一定能迎来更大发展。
湖北枝江天业丰农柑桔专业合作社社长 龙 梅:
借助合作社建立区域特色农业品牌
“中国农资”湖北枝江天业丰农柑桔专业合作社是2010年6月正式成立,经中农控股授权后,在湖北武汉、荆州、宜昌、恩施等地开展“农资下乡”行动,并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推动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发展了一批农产品直采基地。
经过2年多的实践,天业丰农中心社的工作逐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心社的管理与发展模式,对基层合作社的服务从单纯的品牌嫁接到立体式服务的方式进行转变,彻底改变了常规农资连锁企业挂牌连锁“连而不锁”的尴尬现状,构建了自己服务体系,建立基层管理平台,并对连锁基层社进行品牌指导、宣传组织、村站建设、系统培训、技术服务等立体化的服务,帮助其迅速成为当地强势品牌。
同时,我们结合各地的农业特色,稳步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业务。譬如在类似宜昌柑橘这样具有种植特色的区域,积极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实行“一区一品”,将单品做成区域特色,形成品牌农业和农产品基地,提升区域农产品的附加值。
广东四会市中联农资专业合作社副社长 黄志发:
为农服务责任胜于荣誉
四会市中联农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8月,已经吸引了近百家农资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加入了合作社。
我们倡导以“农资下乡,科技入户”为主题,为农资经销商和种植大户提供农化技术支持与服务指导,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收集农民对农资的需求,并且组织专家给农民提供实际的农技服务,帮助农户节支增收。通过讲课咨询、农技培训、试验示范、电话服务、电影放映、宣传品派发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实施农化宣传服务升级工程,提高经销商和种田大户技术水平,增强业务人员服务意识,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民确定合理施肥结构和数量,合理使用肥料、农药,帮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
此外,我们为农民提供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主动服务,这种服务方式一方面能以“订单农资”的模式实现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的直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农民提供贯穿全产业链的打包增值服务。相信随着宣传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加入进来,通过努力将合作社建设得更美好,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幸福起来。
河南驻马店市中农丰收园农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梁晓康:
小型合作社要做好“开源”、“节流”两大文章
驻马店市中农丰收园农资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6月1日成立,一直以来,都是以服务社员、谋求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以及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服务,目前已发展基层社185家,服务社员28000户。
我们认为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社员解决问题,提高社员收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做好开源和节流。节流指的是在上游的农资产品供应上要做到优质平价。开源是指在下游的农资产品销售上帮助成员准确地把握市场,顺利地以更有优势的价格实现交易。当前,我们已经和国内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中农控股实现了对接,并且也正在积极和基层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积极开展合作,希望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来更好地为社员服务。今后,我们还计划逐步推进农药、农机具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坚持“集中土地,打包产品,提供增产增收方案”的核心理念不断前行。
河南商丘中农农业生产资料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 谢润生:
小型合作社要实实在在地为农服务
河南是农业大省,很多新的农业模式往往最早都从河南兴起,合作社也是如此。商丘中农农业生产资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元月,经过两年多发展,已吸纳了218家基层社。我们在发展合作社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要真正利用合作社这种模式,把为农民服务扎扎实实地落实下去,真正为农民办实事。
我们的优势主要有几点:一是给社员提供全套打包的种植方案,不仅农资质量有保证,而且社员在产品价格方面也能获得优惠。二是随着社员队伍的壮大,我们帮助农户实现规模化机械种植。目前各基层社配有宣传车208辆,农药电动喷雾器460部、人力喷雾器1000个、机械施肥耧600个、小型化肥耧460台,可以免费给社员提供喷药、播种等服务。三是专门的农技人员定期给社员进行科学种田指导,帮助农户科学种田。
湖北荆门市圣禾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 杨娅莲:
小型合作社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
“中国农资”圣禾源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经营理念:首先是质量第一,注重品牌培植,用品牌支撑企业。圣禾源坚持销售最好的产品,让农民用更好的肥料。通过销售中国农资系列产品以及其他知名企业产品,使得农民用上好产品,圣禾源也扩大了社会影响,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双赢。其次是服务领先,让农民在用肥过程中享受最优质的服务,圣禾源建立了一直一支既能吃苦耐劳又懂农技知识农化服务队,有六台巡回宣传服务车常年在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播科技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同时还积极组织了“春风行动——农资下乡行动专题会”、“金秋千户大回访——‘中国农资’产品跟踪调查行动”、“专家小组特别行动”等大型农化服务活动,得到农户的广泛认可。
不仅如此,现在圣禾源还开始积极探索通过土地托管和租赁等方式来进行土地流转,今年流转了650亩土地进行水稻规模化种植,将农民变成农业产业工人,这样更有利于实施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尽管目前这项工作还在摸索阶段,也遇到了诸如资金以及雇工难等困难,但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农资小型合作社事业一定会更加欣欣向荣。
河北任县锦绣中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赵现锋:
农资合作社事业大有可为
任县锦绣中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6月,合作社以让社员成本少、产量高、种地更简单轻松为目标,核心是提供打包增产服务。这一运营模式让基层社一改过去以卖货赚钱、服务意识缺乏、赊销严重、经营困顿的现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为社员服务,积极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积极为农民开展测土配方、信息咨询、试验示范等优质服务,不仅使得农民节本增收,同时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现在已有基层社 320 个,服务土地达 114000亩。另外,现在还在尝试连片承包土地,探索合作社发展新途径。我们相信,只要合作社一直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农服务,就一定能把合作社事业推向前进。
河南项城市中农迎丰农资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吕向东:
依托大企业实力优势大力发展小型合作社
当前发展农资小型合作社,我认为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因为在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种地农民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国家大力提倡用科技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中农迎丰农资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借助中农控股大企业优势在河南周口地区加强对“三农”的服务力度,一方面积极提高了“中国农资”品牌产品在周口地区农资市场的占有率;另一方面也积极创新营销方式,整合、规范周口地区现有农资流通模式,完善农户个性化需求的农资服务体系。从科学种植、测土配肥等农化服务入手,进一步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通过农化服务和特定产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此外,中农迎丰合作社还在中农控股的网络和资金的支持下,一方面承担着周口地区农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整体规划职能,根据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农化服务网络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又是周口地区农化信息的汇总中心,不仅聘请当地“土专家”组成农化服务工作站为农服务,还积极建立当地农化服务数据库,为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