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锡山模式”为农资打假破题

《中国农资》评论员 阴剑锋

  每年春耕,农资打假成为农资行业的必答题。在假劣农资“打不断,理还乱”的今天,如何打假让执法部门与农资行业纠结不已。而江苏无锡锡山区用自己的“连锁经营模式”为农资打假探索出一条新路。

  今年以来,无锡锡山区破天荒地实现了农资问题“零投诉”,农民对农资质量满意度达到98%以上。这得益于锡山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此举不仅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购买农资,而且由于采取直销配送的方式,更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

  前些年,因农资问题引发的纠纷,一直令工商、质监等部门感到头疼,因为接受和处理农民投诉时,往往很难判断经销方与农民到底谁有理。面对这种尴尬情况,锡山区供销部门主动与市农资公司对接,在农业产业重点村(社区)建立农资直销店(服务站),实行农资连锁经营。如今,锡山区星罗棋布的农资直销店(服务站),让农民成为受益者。今年春耕以来,锡山工商、质监和农林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已多次下乡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确保全区合格农资覆盖率达到100%,多年来困扰相关部门的因农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纠纷终于破解。

  农资连锁不是新鲜事物。自1999年我国第一个农资连锁机构成立以来,十余年来,农资连锁已经遍地开花,这些网络经营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常有人反映某某连锁半死不活,“连而不锁”成为农资连锁的普遍现象。很多企业发展过于求快,其网络只是挂上了招牌,没有任何后续服务。连锁经营不是数量的多少,而是连锁品牌存在多久,不切合实际的快速发展导致企业力不从心,面对自己组建的连锁网络有一种“鸡肋”的感觉。同时,很多经销商认为厂家实行连锁,无非是由于产品竞争激烈或者产品销售形势不好,给自己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新瓶装旧酒,对连锁失去积极性。客观来说,农资连锁经过多年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体还是“底气不足”。

  然而“锡山模式”却用这个“老办法”破解了“老难题”,根本原因在于锡山把农资连锁做成“实词”,实实在在的连锁不仅成为为农服务的大通道,更成为保护农民利益的防护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