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5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跨界合作:肥料与设备企业共谋发展


 “水肥一体”化发展至今,行业与专家逐渐意识到节水灌溉与肥料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性。灌溉企业和肥料企业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两者对接的问题。大家都要尊重科学原理,一定要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主持人: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主持人:节水灌溉与肥料发展相结合在“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请问张教授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华南农大资环学院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张承林:灌溉企业和肥料企业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两者对接的问题。大家都要尊重科学原理,一定要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认识跟不上,企业就容易仅为利益去做事情。灌溉企业负责它的工程,肥料企业跟着做服务,如果两者不合作,会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企业应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合作有非常大的意义。在这个情况下,互相了解对方的知识,找到共同点大家才能充分交流。

  国外有非常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因为国外的化肥产业实际上是高度分工、高度协作的,大家衔接得比较好。例如,以色列做灌溉的基本上不做肥料,他们做得非常精细。接下来服务,比如说怎么施肥,有什么肥,有专门的肥料企业帮他提供这种服务,是非常专业化的,根据土壤情况提供配方,把肥料直接送到田间。

  

  主持人:从肥料企业的角度来讲,希望设备企业根据肥料的特点进行设计与生产,而从设备企业来看,是否也需要肥料企业做出相关努力?

  上海绿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水溶肥是肥料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滴灌企业也在对“水肥一体化”进行重视和研究。滴灌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肥料是一种加工,是需要科技服务的耗材,这两个理念完全不同。跨界合作很重要,但是目前很少有人把两件事同时做好。滴灌工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工程,其优势在于关系,也就是说很可能买别人的滴灌去做是一样的,甚至更好。一些化肥企业认为在自己发展滴管设备后可以拥有成本优势,但是其实成本的降低在于环节的减少。跨界合作一定要优势互补,合作是一定的,这是必然方向,但是怎么合作也是值得探讨的。

  

  主持人:既然要求节水灌溉与肥料发展相结合,那么在利用灌溉设施进行施肥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细节?

  北京东方润泽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平:滴灌的特点,一般来说常用4个字来概括:少量多次。少量就是说,我一次滴灌的容量是非常小的,举个例子,一块地浇水比较多,在30-40平方米的土地上用滴灌,一般要求一次滴灌的时间应该就是在1个小时到2个时间左右,不会时间很长,超不过10立方米的水,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施肥方式,肥料的浓度就会非常高,很可能烧坏果树。按照滴灌的通常说法,一次施肥量最多在5公斤,就连滴灌里面本身是少量的,而且施肥每次量也是非常少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施肥罐做的越大越好,实际上施肥罐的大小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如果是大面积的大田里,修一个肥料池是非常好的,如果选择施肥罐,施肥罐没必要很大,因为现在的施肥量非常小,如果选择大的话,施肥时间也会变得很长。

  

  主持人:肥料企业与设备企业跨界合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灌溉网总经理刘洋:终端用户不熟悉使用滴灌后的施肥制度,目前滴灌与施肥相结合还需要考虑一些问题。首先,当有了滴灌系统之后,如何针对作物的需求,针对土壤的一些性质还要根据怎么样把水和肥能够有效结合起来,这个需要大家一起去完成。比如对水溶肥企业而言,产品的包装袋里面针对作物写好一个施肥的用量,这样能很好地指导农民控制用肥的用量。其次,水溶程度和灌溉设备系统的过滤器系统要匹配,尽量避免滴灌系统产生堵塞问题。再次,灌溉工程对用户培训不足。当然有一些是政策原因,因为灌溉行业好多的行为都是政府主导,用户具体怎么用,对作物怎么施肥管得比较少。这也是技术推广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需要企业参与到对用户的培训当中。

  滴灌系统是三分建七分管,七分管就是指施肥的问题。落后的灌溉设备、落后的管理制度不如不要。落后的灌溉设备先进的灌溉制度、灌溉管理也可以发挥水肥替换的作用。总之,要想进行跨界合作、共谋发展,在水肥一体化的路上需要更多肥料企业、灌溉企业、政府、用户共同努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