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水溶肥步入发展快行道
专家、企业共话水溶肥产业发展之路

高祥照
张承林
陈 清
吴建繁
王险峰
刘晓霞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 高祥照:

  水肥一体化应重视设备与肥料相结合

  水肥一体化是在灌溉施肥的条件下,对土壤、水分以及肥料进行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要因水施肥。过去的水溶肥料主要是指叶面喷施肥,而未来,由作为少量的辅助性肥料向主要大量元素肥料去发展的话,将有新思路和新的管理方式,对化肥成分和配方也有新的要求。   未来肥料发展和植物营养研究的重点不仅要关注养分含量,更要重视养分形态的科学搭配,同时要研究不同养分形态的相互转化以及助剂的应用对作物营养吸收、转化和肥料利用率提高的作用。当下,水肥一体化不仅应用在经济作物,还要应用于大田作物上。据统计,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3100万亩,其中2600万亩都是大田种植,预计到2015年,应用总面积可能达到1亿亩,其中大概8000万亩主要是大田作物。正是因为水肥一体化主要应用在粮食作物上,因此它发展得非常快。

  然而,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还需要重视很多问题。首先,应注重节水灌溉与肥料发展相结合。水肥一体化目前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重视设施的建设,而没有考虑施肥的过程,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这不仅仅是没有利用好设施,造成灌溉设备的浪费,同时也会造成设施的损坏。未来登记的肥料,应该不仅仅重视它的水溶性,更为重要的是它里面的成分有没有能够协助消除北方的钙镁的沉淀和南方的锡锰等沉淀。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成为真正适合于滴灌和现代灌溉技术的肥料。所以说,光重视设备不重视肥料的矛盾将很严峻。其次,利用新的灌溉技术和施肥方法以后,更要重视搞好水肥用法用量的研究和结合,发展水肥一体化刻不容缓。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张承林:

  紧密结合农田水利与施肥技术服务农民

  目前液体肥料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在于液体肥料可精确与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均匀混合,而且质量稳定,配方相对容易,可满足未来农业精确施肥和自动化施肥的要求。   

  国内对含氯肥料存在着偏见,但事实上含氯肥对水溶肥有重要意义。硫酸钾由于溶解度小,不适用;硝酸钾价格过高,同样不能被广泛使用,只有氯化钾与氯化铵才是作为水溶肥料的重要原料。水溶肥料应注意少量多次施用避免过量灌溉,才能保证养分平衡,同时注意覆膜,特别是盐碱地区,要格外注意水的硬度和酸碱度,只有充分了解水溶性肥的特性才能合理施肥,更好地为作物服务。

  水肥一体化意味着设备和肥料都可以发挥最好的效益。要求水肥企业要合作,共同为作物服务。两家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最终目的就是让服务现代农业。在具体操作上,希望每个企业都能有自己的合作伙伴,灌溉企业在设计安装时也要参考肥料合作伙伴的意见。

  在政策调整上,企业要打破以前的行政分割。以作物为中心,以服务农民为核心,将农田水利与施肥技术归到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目前水利部门管农田水利,农业部门管种植栽培的现状是造成灌溉企业与肥料企业不合作的重要原因,特别在有灌溉补贴的前提下,这种不合作可能会加剧,使灌溉设备作用不能最大限度发挥。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协会专家 王险峰:

  有针对性地合理施用水溶性肥料

  目前作物所需营养有30%是来自植物的叶面,可想而知,我们的水溶性肥料的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叶面肥,到目前为止,叶面肥已划分出普通营养叶面肥和功能性营养叶面肥。普通营养叶面肥是以小肥换大肥,可快速补充土壤中消耗的矿物质营养。叶面肥一般主要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要配比合理、营养平衡。功能性植物营养叶面肥应含有植物内源激素、酶类,能够平衡营养,纠正土壤施肥营养元素的失衡,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近五十年来,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不科学的轮作耕作,导致土壤环境恶化、养分偏、作物营养不良、有益微生物减少,这也带来了土地板结、地力低下,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发展的冲施肥,把肥料溶解在水中,肥料随水淋溶到作物根部,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冲施肥要求根据土壤化验资料,而且要求矿物质元素种类齐全、配比合理、并且加工成鳌合剂,才更容易被植物吸收。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陈清:

  明确定位 促进常规肥企业融入节水农业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水溶肥品种很多,有氨基酸类、腐植酸类、中微量元素类、大量元素类等,由此可见,水溶肥市场前景广阔。

  在国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所带来的市场效应下,复合肥企业,农药企业都非常看好水溶肥行业的发展前景,多样化的水溶肥品种对大的企业来讲可以增加销售的亮点,带动其他产品销售。从施肥方式上来说,水溶肥施用方法灵活,市场潜力很大。另外在营销策略和农化服务上,水溶肥的潜力也远远超过复合肥,无论从技术潜力还是从产品和市场的规划来讲,复合肥和新型水溶肥之间的差别都很大。水溶肥可以有更好的营销策略,而常规复合肥企业则比较困难。

  虽然常规复合肥企业发展水溶肥在资金、原料、技术、营销网络和市场都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工艺技术落后。各生产企业原来认为水溶肥是通过简单的物理混配就可以生产,直接导致工艺技术研发长期停滞不前;其次,产品功能挖掘不足,原因是企业传统思维没有改过来;再次,水肥一体化设施的配合不到位也是障碍,因此复合肥企业需要密切跟灌溉企业结合。

  综上所述,常规复合肥企业发展水溶肥产品,要明确产品定位,充分考虑市场、农民、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多样化产品,同时挖掘自有的原料资源。


  北京低碳农业协会秘书长

  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专家组 吴建繁:

  参与式培训有效促进水溶性肥料推广

  企业的好产品、好技术如何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目前企业管理层思考的重点。只有充分调动基层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农村和技术人员能力,才能让科学技术在基层推广开来。2010年,农业部在全国770个农业技术推广改革试点县投资了7.7亿,进行田间学校示范,力争要在今年实现科技全覆盖。

  整体看来,现有企业培训课程的成果转化率很低,所以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去探索培训的真正意义。“以农民为本,以能为先,自下而上”是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理念,以农民的田间为课堂,一要了解农民的需求,把他们的问题进行排序;二要明确培训计划,从中设置培训内容;三要在培训之前对农民进行水平的测试;四要组织活动日,从播种到收获,让培训课程贯穿整个种植阶段。让农民带着主题去沟通交流,通过在田间的问题分析,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启迪农民如何使用灌溉肥料。

  通过系统的培训,首先培养出一批的专家,使他们成为田间推广的主要力量。这样不仅提高了农民的交流、表达、合作意识,加强了农民辨别真假肥料的能力,还使很多先进技术得到了快速推广,比如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事实上田间学校示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推广先进技术真正实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晓霞:

  跨行业联合,推进“水肥一体化”进程

  通过这几年对肥料的研发、推广,我们发觉复合肥替代单质肥的趋势已经显现。新都化工致力于做好复合肥缓释、控释技术的研发推广,同时结合“水肥一体化”向精、准、快的方向发展。

  在水溶肥产品研发推广方面,新都化工主要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产品细节化。在保证高端产品的同时,生产农民用得起的复合肥,保证水溶物的残渣率控制在0.5%以下。二是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创新。粉状水溶肥的生产成本较高,如果造粒,物流成本可省下700元/吨,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我们还不断推出了很多新产品,例如硝酸铵钾,这个产品里有速溶的硝酸铵和硝酸钾,既有速效成分又有缓效成分。三是与世界最著名的设备企业相结合。这几年水溶肥推广不太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做灌溉设备的只做设备,做肥料的只做肥料。现在新都化工与世界最著名的企业合作,联合推广、联合研发,创造设施跟肥料相结合的推广模式。

  我认为水溶肥行业要想更好发展,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行业需要统一完善的水溶肥标准;其次,政府部门要打击假冒伪劣;再次,希望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研发给予支持。最后,设备、肥料企业要跨行业联合起来,共同推广,才能把行业做大做强。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