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多酶金”创新突破 为农民再造福音
中农控股旗下永济中农召开多酶金系列新型肥料质量成果发布会
《中国农资》记者 张 涛

  4月18日,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永济中农”)在其公司本部隆重召开“多酶金系列新型肥料质量成果发布会”。山西永济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晓东,永济市人大主任杨文宁,永济市政协主席袁宏轩,以及永济市工商、质检、农委、经信局、土肥站等职能部门领导受邀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户代表和20余家媒体单位参加会议。

  “多酶金”突出重围

  引领新型肥料方向

  多酶金尿素是永济中农科研人员与有关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成果,该产品是多种肽酶复合体及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经过复合而成的含有有机形态的高能量尿素,在原料、配方、技术、工艺等方面都处在国内领先位置。主要创新点一是肥效长、利用率高;二是抗病性强;三是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多酶金尿素产品投产以来,凭借中农集团的强大品牌优势,很快畅销全国各地,并且在陕西乾县、安徽长丰县、海南保亭县以及永济市分别建立了瓜果、小麦、大棚蔬菜等试验田基地,通过农业专家对试验田基地从施肥到收获的跟踪观察,认定多酶金尿素确实具备上述三个主要功能。

  当前,普通肥料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企业谋求发展颇感“头疼”的困惑。发展新技术、生产新产品便成为当前企业创新的新路子,只有在同质化中寻找差异化,企业才能更好的实现“突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型肥料与肥料相比,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国农资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业。该企业前身原为县级国营小化肥厂,原设计能力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12000吨碳铵。1992年,年产4万吨尿素扩建项目正式投产,企业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审定为“中型二类化工企业”。为了更好发展企业,顺应市场发展需求,拓宽销售渠道,2003年1月,由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控股成立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看准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一直致力于新型优质肥料产品的研发。陆续推出了大颗粒、中颗粒、小颗粒多肽尿素、多酶金尿素等一系列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肥料。

  永济中农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升级,努力实现从基础化工向高端新型化工转变;从生产同质化、初级化产品向差异化、精细化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转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得到众专家领导认可

  永济中农总经理刘乃介绍说,永济中农经过近30年的探索,走过了由原来的合成氨、碳铵,到生产普通尿素、多肽尿素、多酶金尿素的差异化产品更新之路。特别是目前在国际肥业市场占有领先地位的多酶金尿素,为多种肽酶复合体及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经过螯合而成的含有机形态的高能量尿素,是真正实现了更新和升级换代的尿素产品,无论原料的提取配方,还是技术工艺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发布会上,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还授予永济中农“质量信誉跟踪单位”荣誉称号,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洪坚平、永济市市长朱晓东为永济中农产学研基地揭牌。

  永济市长朱晓东高兴地说,多酶金系列新型肥的成功研发投产,体现了永济中农具有抓住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升级机遇的长远战略眼光,反映出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为永济市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促进作用。希望永济中农再接再厉,不断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从基础化工向高端新型化工转变;从生产同质化、初级化产品向差异化、精细化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转变,从而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发布会结束后,领导和嘉宾、经销商与客户、新闻媒体记者参观了产品展览和新产品生产线。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