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那一段童年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颜 波

  如今仍依稀记得,一个刚刚雪晴的黎明,地瓜干做的早饭还没有冒起蒸汽,小伙伴孔强就已经疯狂砸门,“快走,张兵和刘勇他俩已经去南山了。”急忙穿上用哥哥的棉衣临时改做的外套,迷迷糊糊中提溜起粪箕子,手握锄炭的炭锨子,拖拉上乌拉鞋,哧哼着鼻涕,跑进齐脚深的积雪里,“路上,慢着点,早点回家,小心……”,顾不上听完母亲的唠叨,就和孔强一起汇入清晨故乡拾粪的大军中,生怕被别人抢先把一夜的粪便都拾光。在我印象的最深处,有一个片段让我至今还难以释怀,在村头的土崖子上,我和孔强为了等到邻村小囝的一滩粪,在冷冷的村头,在小囝的左右两边,跺着脚,哈着气,搓着手,最终我们得到了,也就将每日的战利品,小心翼翼地锄进我的粪箕子,随即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走过小伙伴们羡慕的场景,在随后接连几日无私的叙述中,成为主题。

  中午依在墙角柴禾垛上,卷起旱烟晒太阳的爷爷们,嘴里还不断地点评念叨着“有空多拾粪,没事少赶集,从小看大,老颜头,你看看,你的孙子有出息,将来会是一个懂得过日子的庄户人,多随你啊。”正与小伙伴们在村街上玩滚钢圈游戏的我,听后心里美得好几天都合不拢嘴,那个年代的我尚不懂“光宗耀祖,荣归故里”的大道理,可是,我深信,只要多拾粪,少缠着娘上集,就会得到大人们的夸赞,为此,我也为错过好几次大集。在走过的故乡岁月里,我也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童年会有那些现在看来好像是有些脏兮兮灰秃秃却实实在在存在且挥之不去的曾经,但最终却成为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最美的节点符。

  今天,各式各样的生物有机肥、控释复合肥,层出不穷,故乡的街上,也早已不见拾粪的顽童,土地上的庄稼也是越来越多,产量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我的记忆只能在故乡的黄土上寻觅求证,那个属于若苦若涩,时而掺带点红糖的斑驳画面,让我时而心潮澎湃,时而与梦同游,时而又想起母亲常常唠叨喝斥的一句话:“解手到咱地里去,也好让咱的蔓菁长得更结实。”每想到此,看看自己的孩子,却怎么也学不会,更说不出了。每一个时代,都有专属于那个时代的语录,换个群体,就失去了它的韵味,它的底气。

  走过,是为了要珍惜,更为了那许多曾经和我相似的童年时光,绚烂且坎坷的人生万花筒里,也会有平凡的故事无声无息地流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