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在北京这个繁华都市,还保留着老冰棍。
第一次踏上故宫,行走在参差的古代宫殿群落里,午后的太阳无遮无挡火辣辣地泼洒在身上,连脚底下的地砖也仿佛是一盆炭火,让你热得无处藏身。正焦渴之际,突然一声悠长京味十足的“北——京——老——冰——棍儿,一元一根——喂”引起了我的注意。见一短衣短袖的老妪手捧着一纸盒箱走了过来。听到这韵味悠长恍若隔世的吆喝,让人真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这种质朴的叫喊和端着垫了毛巾的箱子卖冰棍的情景只有在我的童年里出现。赶忙掏出一个硬币半信半疑递了过去,一只长条形的冰棍放在了我的手心,霎时一股透心凉传递了过来。绿色的简易塑料纸包装,毫无修饰的质朴感,站在那些花里胡哨、面如凝脂的雪糕冰淇淋面前,这就是地道的柴禾妞。
“刺啦”一剥开,露出冒着冷气的透明冰砖,咬上一口,硬得磕牙,就像我小时候吃的那种冰棍。我来了兴致,卯足了劲,仿佛回到儿时迫不及待吃冰棍的猴急样,换用大牙,“咔嚓”咬下一大块含在嘴里,一股淡甜的清凉沿着我的味蕾迅速传递到我的神经末梢。仿佛久旱逢甘雨的龟裂土地,晒蔫的每个细胞瞬间激活了起来。这种感觉,是那种甜腻酥软的雪糕冰淇淋无法比拟的,它们只会让你越吃越渴。一边“咔嚓”地嚼着,一边想起了童年买冰棍儿的情形。那时,爸爸单位有冰棍儿房,离家有10分钟路程。每次爸递给我们冰棍儿票,我们几个都抢着去。兄妹仨捧着饭盒,外面裹着毛巾,一路小跑着去,又一路小跑着回来,经常是满头大汗。回家打开饭盒咬上一口还嘎嘣脆的冰棍儿,那个爽啊。二十多年后,居然在北京的旅游景点,我又邂逅了这个久违的味道。
也许,这就是北京,奢华的皇室宫殿与平民的胡同四合院竞相媲美,传统的历史古迹与现代都市的繁花似锦相映成趣。在皇城之中,咬着老北京冰棍,也就像细嚼慢咽一段过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