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行至“大浪滩” 彰显非凡魄力
访青海茫崖兴元钾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高琪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青海省地貌多样、风光迤逦、矿藏丰富,这片土地不仅养育着近600万中华儿女,更奉献着上亿年沉积下来的宝贵资源,也正是这片充满传奇色彩、令人心驰神往的土地上,记载着一个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它的积累与奉献让世人瞩目。

  50多年前,青海盐湖的钾资源开发成为如今保障我国钾资源供应的重要举措。在这段辉煌的历史过程中,中农集团控股的青海茫崖兴元钾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元公司)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获取宝贵的钾盐资源,最终以其不凡的实力和魄力取得惊叹成果。然而,青海茫崖兴元钾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高琪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介绍,公司绝不将目光局限于当下的成就,而是将重点置于合理利用钾矿资源,并扩展在青海的资源配套项目。中农集团对大浪滩钾盐项目的发展宗旨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综合利用,创建和谐大浪滩矿区。

  把握机遇 强强联合

  被称为“聚宝盆”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在全国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组合好等特点。青海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以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不断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打造西部地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

  兴元公司于2000年成立,是当年青海省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果之一。兴元公司项目资源地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西北部大浪滩矿区,矿区面积73.9平方公里。兴元公司成立时因历史原因同另外一家公司共用一个采矿权证,两家公司因资金及管理、市场等原因,一直没有合理、有序、综合利用大浪滩矿产资源,尤其在钾肥资源的科学利用方面也因上述原因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随着青海省对省内企业开发利用资源要求的不断提高,兴元公司认识到仅凭借自身的基础及条件,难以执行省内对大浪滩资源开发的要求。

  就在2007年底,时机成熟,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农集团)控股兴元公司,占60%股份。据陈高琪介绍,在当时中农集团已经形成以化肥生产和销售为核心,以农药、农膜、农机具、种业为重要业务板块,并且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时,中农集团开始布局对上游钾矿资源类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在这样一个契机下,兴元公司为了更好的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引进投资,决定同在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的中农集团合作,共同开发大浪滩矿产资源。同时对于中农集团来说,与兴元公司合作,不仅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结合了中农集团的发展战略和青海省的资源优势,更进一步扩大了中农集团在国内化肥市场的优势。两家公司资源优势的互补为之后打造了一个具有强大实力的钾肥生产企业奠定了基础。

  合理开发 放眼于长远发展

  中农集团绝不将目光局限于当下的成就,而是将重点置于合理利用钾矿资源,并扩展在青海的资源配套项目。在中农集团的努力与成功得到青海省政府的认可后,青海省主动对中农集团抛出吸引投资的橄榄枝,希望中农集团能在现有的投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结合大浪滩资源特点,践行循环经济建设理念,在青海省打造国内大型的化以肥生产为主的化工基地。

  基于此,中农集团审时度势,充分考虑了其他配套资源的情况,结合自身优势,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战略。首先继续投资建设大浪滩钾盐项目,计划将中农集团在大浪滩钾肥生产规模提升到100万吨,投资方面将达到15亿元,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4亿元,年利税总额可达10亿元以上。进一步增强青海省及中农集团在国产钾肥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其次将在资源配套跟进的情况下,在青海省海西州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吨复合肥、60万吨氯化铵和4万吨氢氧化镁等产品的项目。项目投资规划和建设周期共分4期进行。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0亿元,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底完成30万吨复合肥项目建设;二期项目投资20亿元, 2012年10月开工,2013年底投产,形成100万吨复合肥产能;三期项目投资20亿元,2013年开工,2015年投产,形成200万吨复合肥产能;四期项目将结合资源配套情况建设氯化铵60万吨、氢氧化镁4万吨等其他化工产品的项目,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20亿元。

  不仅如此,出于对中农集团的信任,青海省将给予中农集团相应的资源配套和政策支持。同意将大浪滩矿田梁中浅部钾镁盐矿的采矿权配置给中农集团,支持中农集团在合法取得矿权后,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吨钾肥和200万吨复合肥项目;青海省政府及地方政府将为中农集团在项目备案核准、环境影响评价、矿权办理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限期办结;支持中农集团在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税收减免等方面,享受西部大开发、藏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优惠政策;积极协调中农集团控制矿区及投资所在地环保、土地、电力等部门,为中农集团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年产45万吨 意义深远

  中农集团在成功控股兴元公司后,项目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中农集团此前从未在青海有过投资,首次投资青海项目,地方政府在对中农集团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是否能给中农集团配置更多资源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疑虑。加之原兴元公司历年来的投入偏少,资产规模远不及另一家公司,在划分采矿区域时仅分到了不到20平方公里的范围。针对上述情况,中农集团的领导审时度势,在充分地尊重现实,广泛地征求国内钾盐专家的意见,客观地分析大浪滩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决定充分发挥在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用实际行动向青海省政府展现中农集团投资的决心。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就做到了投资近7亿元,生产氯化钾20万吨,实现利税2.1亿元,45万吨氯化钾装置建设完毕,辅助工程完成近80%的良好成绩。

  目前,目前兴元公司建设规模为年产45万吨氯化钾,矿区最初面积为18平方公里,现矿区面积为145平方公里;已完成45万吨氯化钾生产装置、6万吨精钾装置、22平方公里盐田、15.7千米深度12米采卤渠、8千米高低位输卤渠、80口深井、生产调度楼,101千米供水工程计划于今年5月20日通水;45万吨氯化钾项目前期建设工作可满足生产要求,2012年7月份计划正式进行生产。45万吨氯化钾装置设计采用三种原料生产两种产品,即采用钾石盐矿、钾混盐矿、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和硫酸钾镁肥,此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未来,项目计划于2013年达到年产10万吨氯化钾,2014年达到年产25万吨氯化钾,2015年达到年产45万吨氯化钾。

  对此,陈高琪表示非常骄傲,他认为项目的达产,对中国钾肥供应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青海省的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矿业开发已成为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一个缺钾大国,我国95%以上的钾盐产品用作钾肥施用,近年我国氯化钾产量不断增长,但仍难以满足农业对钾肥的旺盛需求。我国是世界钾盐特别是钾肥消耗和进口依赖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三分之二的需求均依赖进口。2020年我国钾盐总需求量为1300万吨,其中钾肥需求量为1180万吨,当年缺口将达920万吨。我国钾盐消费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生产发展速度。陈高琪称:“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为市场每年提供45万吨氯化钾产品,同时项目的建设有效地开发了大浪滩钾矿床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好资源,使大浪滩钾矿田资源产业的开发‘上档次、上规模’,确保该区矿业长期地、持续有序地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