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农业部在北京启动2012年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行动,选择100家化肥企业与农业部门对接,在100个县(场)、1000个乡镇、10000个村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着力解决企业参与配方肥生产、推广积极性不高,肥料结构不合理和科学施肥技术落地难的三大问题,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到田间地头。全国化肥生产企业有几千家,从中选择出100家,可以说是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笔者认为,之所以这100家企业能够进入第一批试点企业队伍,不仅是因为他们过去积累了丰富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经验,更是因为他们在测土配方施肥落地推广过程中做了很多探索创新工作,所以他们才有机会成为试点企业。
100家试点企业里,有大型生产企业,也有中小型企业,还有一些专门为测土配方施肥配套的小型配方肥生产企业。我们在为这100家企业获得荣誉喝彩的同时,也不免会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些担忧,担忧的是,这些层层选拔出的企业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虽然领导也提出了要规范监管,要求企业增强诚信,但是担忧仍然是存在的,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这100家企业中能否做到步调一致,能否做到100家统一规范,确实很难保证。毕竟这100家企业规模、实力、品牌知名度等等都相差很大。
另外,还有的担忧就是,这些企业是和农业部合作的,可以标称是“农业部合作单位”,那么这100家企业之外的企业呢?他们会不会模仿试点企业的包装,模仿试点企业的宣传,模仿试点企业配方肥的推广方法呢?而且这100家企业中有大有小、大企业规模大,一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出现问题,影响会放大,他们在违规操作时自然会慎重考虑,但那些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不大的企业又会如何呢?他们是不是都能够在这种被模仿的情况下,沉下心,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还是会抵抗不住诱惑,辜负了“农业部合作单位”的荣誉,以更“出神入化”的招式来应对竞争呢?
因此,笔者认为,在确定首批100家合作企业促进配方肥落地的同时,相关部门的监管也尤为重要。尤其是要杜绝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譬如有些地区会有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当地好不容易获得一个农业部的试点企业,即便是出了点问题,地方执法部门也不愿意曝光。或者说某些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出现监管不力的情况。
笔者想要提醒大家的是,100家企业能够进入试点名单,这是一种荣誉,是对企业过去的成绩的肯定,但同时更是一种责任。企业能不能担得起这份责任,我们只能等待,等待相关部门如何制定科学、客观、公平的监督规范,这不光是监督规范企业,也包括监督相关管理部门,对此,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