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渠道力量激活现代农业这盘棋
——河北省石家庄、邯郸、衡水、沧州等地调查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由于河北普遍出现倒春寒天气,春耕生产比正常年月推迟20天左右,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早动手早准备,一方面可以早点种完,好外出打工,另一方面,由于水电资源紧张,农民出现抢种。图为衡水冀州徐家庄农民为节省费用,抢用河水在浇地。

  2012年2月25日,到访沧州玖玖农资,正赶上公司顾官屯13000多平方米新建仓库上梁大吉的日子。

  迎面见到总经理张凤阁,从不服输的她,那天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她说,2012年,公司要完成顾官屯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建好仓库和配肥站。另外,要实现销量要比去年翻一番。还要启动粮食贸易,同时,建立一个合作社,我们不仅要赶上农业大发展这趟快车,我们还要助推它的速度,给它加油。

  无独有偶,在石家庄河北卓峰化肥有限公司采访时,董事长刘柱森把记者带到了企业投资1000万元、工人们正在紧张安装调试的15万吨氨酸法复合肥生产线旁。聊起企业发展,这位首届清华大学农业企业家MBA农化班学员说,要实现“五赢”经营战略。“农民要有收益;社会要有效益;经销商要有利润;员工要有好的收入;企业要有好的发展。公司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些因素都不能少。”

  邯郸临漳农资公司总经理韩峰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公司很快就要搬进投资600多万元建设的新办公大楼。“借助这个契机,公司将驶入更加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要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中实现价值。”

  这样一批曾经来自供销社、农资公司或者农业“三站”的人,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发展,如今都成长为有一定实力、注重企业形象、在当地区域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和凝聚力的优秀企业。他们身上的共同特征,注定了他们对农民生产,农业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看法与体悟,比普通人来得特别。

  “不能再孤军奋战,要融入当地农业发展的大格局中”——王强

  在外人眼里,经营企业,应该是被人羡慕的,万人瞩目。但事实却是,他们的孤独感比谁都强烈。

  高志清,一个憨厚朴实的人,是衡水志清农资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成立于2009年,这些年他经营这个公司可谓是呕心沥血。他的孤独感来源于怎么做到让老百姓、员工、社会去理解他。

  “我不知道怎么面对老百姓和员工?企业要做大做强,但如何让老百姓买你的账?”在企业发展与让利于民的抉择中,高志清如此感慨。

  做企业难,在高志清看来,难度不在竞争而在环境。“例如,竞争环境、人才环境、融资环境等等。”高志清分析,农资行业目前面临着不正当竞争非常严重,假冒伪劣横行,吃拿卡要泛滥,赊欠严重,人才匮乏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创业难,守业更难。这也是衡水佳禾农资总经理王强的认识。“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但都希望把自己的企业做好,我们嘴上都说着做大做强。”他有时候会想,守正出奇是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呢?

  所以,在当下已经成长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农资企业,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如果不能独善其身,达济天下,可能大家都会在这条行业的河中沉船。这和我们做企业的初衷不是背道而驰吗?这不是在自毁长城吗?

  “过去再苦的日子都过了,现在好日子来了,春天来了,应该放眼大局,独善其身已经不是最高境界。”刘柱森说。

  “就拿赊销这个问题来说,现在大家在各自的区域都这么做,不这么做没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促成了市场的运转。但是,比如你硬要现金操作,可是总有一个会赊,那你怎么办?”王强说。“只能改变发展的思路,不能再孤军奋战,要融入当地农业发展的大格局中。”

  刘柱森打了个比方,“山不过来,我过去。”言外之意就是,主动联合政府,主动整合资源,共同促进区域市场发展,共建和谐农资市场。

  “责任始终是我们立企做事的原则”——刘柱森

  和所有成功的企业一样,农资企业要想在区域中站稳脚跟,他们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唯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他们开始做这行时,就必然需要具备一份责任。

  企业经营理念是“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高志清说:“俗话说,欺负人不欺负老实人。老百姓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基础产业,我们不会在这样一个行业中去做手脚。”

  虽然企业首先要求生存,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也懂得了应该怎能样去赚取合理的利润。刘柱森对中国农资记者回忆,在2008年农资市场最困难的时候,记得当时企业就提出来“宁要市场,不要利润”。“现在,做市场也是,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再加上合适的服务。看上去吃亏了,但企业的成长性好,更是责任使然。”

  刘柱森说:“责任始终是我们立企做事的原则。”诚信经营是企业责任的一个体现。不仅如此,公司还为客户解决后顾之忧,提出为客户保底的政策,同时,如果市场价低于销售价,公司还要给客户补贴。对于过季销售不了的货公司还答应退货。能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公司对市场的提前把控。

  所以,你要想承担这份责任,就要有能够承担这份责任的勇气和能力。刘柱森告诉记者,“销售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物流,而且更加关注客户买的程度,适当的时候,我们是会劝客户少拿货的。这样既维护了客户的利益,也维护了公司的利益。”

  责任意味着爱,这是张凤阁的解释。“爱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对客户爱多少,客户对你就爱多少。对客户爱多深,客户就会对你爱多深。”张凤阁交代员工,出去谈客户,不能说竞品和竞争对象的不好,要按客户喜欢的方法说话做事。因为自己是女人,她告诫自己不要斤斤计较,要有男人的胸怀。这句话同样印在了员工和客户的心里。

  对于文中提到的这样一批优秀经销商,在市场考察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们真的很难,一面要担负起网络的责任,网络中谁不干了,但是他们不能不干,因为还有个责任,他们在默默承担着,那就是一个区域,不论这个区域多么的小,他们希望,要因为他们的存在,要让每一处都能得到丰收。因为记者看到,在这些企业的规章中,在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心中,都写着“责任”二字。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我们有天然优势”   ——高志清               

  “正计划在3年内建立10家以‘志清农资超市’为样板的实质性农资连锁店,服务于他所在的区域市场。”高志清站在他的农资店门外和记者说。“同时,以300亩示范田为基础,将进一步推动土地集约种植,做好试验示范。”

  高志清说,农技推广难,解决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老大难”。而企业在做这件工作的时候也心有余力不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作为有区域优势的农资流通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我们有天然优势,非常希望把这件事做好。能不能在‘政府引导、群众点菜、企业埋单、科技送餐’中,以企业为平台和支点,以利益和服务为杠杆,在区域内撬动这个市场,搞活推动农业科技发展这盘棋,实现农民、企业、专家和政府的多方共赢。”

  如何建立一个更繁荣、更规范、更稳健的化肥流通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让化肥流通创造社会价值,更要让一个健康的化肥流通市场服务于中国“三农”。

  像高志清一样,韩峰、刘柱森、王强、张凤阁,这些由过去的区域批发商转变成现在的网络服务商。有优质网络资源、良好运行规则,优质产品供应、稳定服务对象。有自己的企业理念、目标愿景、组织机构、人力资源配备、公司制度、仓储设备、物流配送等各项要素资源。这样一批具有共同特质的区域优秀经销商,他们每天都在读书,每天都在思考。如果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在不久的将来要实现的话,那么,以这批具有区域天然优势的经销商为代表的渠道力量,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