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3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战略和策略需并重


  沈兵
  陈国庆
  商照聪
  王南
  高祥照

  新型肥料行业已经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但是提起行业的长远发展,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语重心长地指出,目前新型肥料企业的营销策略方面创新较多,但是还比较缺乏战略性的思考。而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都有一个战略部门,他们会去世界各地看看缺什么粮食,甚至还会研究未来的天气及目标市场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这样的企业可能会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忍受三五年的亏损,但是最终会赢得市场。因此,建议新型肥料企业也要加强战略层面的研究,有了战略,再进行科技研究,再到销售方面的创新,把整个流程给做好。

  提起新型肥料行业的战略思维,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夏英彪和沈兵都提到了标准的问题。夏英彪表示,新型肥料产品曾经有过因标准缺失而断送产品的发展之路的深刻教训,因此要做好新型肥料的标准,并加强宣传,让行业在规范中发展。沈兵表示,新型肥料的标准严重缺失,比如尿素的种类已经有很多,但是上升到行业标准的只有3个,严重滞后于形势和技术的发展,造成市场的严重混乱。对于行业的混乱问题,农资界法律专家李宝星在论坛上就农资行业的标准及包装标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呼吁行业用规范的发展思路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化服务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我国新型肥料行业的农化服务现状,高祥照表示目前农化服务还非常缺乏,真正将农化服务落在实处的企业并不是很多,很多还是停留在概念层面。针对农化服务的现状,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秘书长修学峰在论坛上呼吁,新型肥料企业要认认真真地做好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不要忽悠,也不要炒作概念,而是要通过更好的农化服务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不过在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都能认同农化服务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观点。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闵凡国指出,新型肥料功能的发挥有很强的地区特色,作为企业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做出个性化的农化服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产品的功效,得到农民的认可。邢台威远集团总经理王淑平对此深有感触,公司借助新型肥料发展的机遇实现了从流通向生产的转型,因公司以前的农化服务模式非常完善,因此在推广企业自身产品时很快得到了经销商和农民的认可。

  对于农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国庆表示要运用整合的思路,比如可以邀请专家对众多的经销商进行农技培训;还可以与当地农技推广部门结合,由他们对终端经销商进行培训;还可以直接邀请农技推广部门人的人员为农民进行指导。整体的思路就是整合各方力量,突破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