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6日,由中国农资传媒和中国国际贸促会化工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及新型肥料企业代表、经销商等将近200多名代表共聚一堂,就新型肥料行业的创新方向、推广策略、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探析新型肥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抓住机遇创佳绩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粮食安全、节能减排、现代农业等诸多外部问题增强了对肥料创新的需求,使新型肥料行业步入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而新型肥料行业也不负重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查迎新在致辞中指出,随着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化肥行业的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发展新型肥料也成为我国化肥行业调整结构和升级换代的重要方向,所以说新型肥料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及相关产业调整政策,尤其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无疑是为新型肥料行业的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良好的历史机遇,吸引了传统肥料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新型肥料的空前关注,最近10年成了新型肥料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农资传媒副总编辑张琴在论坛上作了《新型肥料行业调查报告》,用数据的形式展示了新型肥料行业的发展成绩,发现所调查的新型肥料企业中,成立于最近10年的企业占到了69%,为绝对多数。由此可见新型肥料对社会资本的强大吸引力,同时新型肥料企业的营销网点和销售量都呈现出了非常快的增长速度。
中国植物营养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秉强在论坛上表示,在他们对新型肥料行业的发展现状的详细调研中显示,从事新型肥料活动的企业有2000多家,占了我国肥料企业总数的1/4;资产规模达到了500亿元。这种规模与数量增长充分显示,新型肥料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原来的小打小闹成长为化肥行业的重要一极。
高效、绿色成为创新共识
“质量替代数量是我国肥料行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在本次论坛上,对于新型肥料行业的发展方向,赵秉强的观点得到了参会嘉宾的一致认同。不管是从发达国家的肥料发展历程还是从我国的农业需求,提高肥料效率,减少肥料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共赢局面。
据会上信息,西方国家的肥料用量达到一个顶点后会逐渐下降,比如德国的最高用量是550万吨,法国肥料高峰时用了600万吨,现在都已经下降了一半。毫无疑问,在质量替代数量的过程中,新型肥料正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众多企业积极研发新型肥料产品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中重庆市万植巨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无机生态型复混肥的探索,正是通过大幅提升肥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消费量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肥料行业从质量替代数量的发展过程中,肥料的安全性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只有生产出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才能为新型肥料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王南在论坛上就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对肥料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新型肥料的创新提出了重要的参考,比如无公害产品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肥和生物肥料,同时还限制使用硝态氮肥。因此她建议新型肥料企业在创新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农产品对肥料的需求,符合农民需求的产品才能得到广泛认可。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教授表示土壤调理剂就是符合了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等特点,并且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所以将来一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阿康中国)北京永盛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珠建更为直接地指出,作为化肥创新成果的新型农资产品,其创新点的关键是要能促使老百姓增产增收,同时又是安全的新型产品。
对于新型肥料的创新方向,国家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处长高祥照明确指出,说肥料发展不是要控制农业的需求,而是农业的需求需要发展什么样的肥料。具体来讲,氮肥的创新就是提高肥效,减少流失;钾肥则需要寻找替代品,符合农民的投入产出比;磷肥可以从水肥一体化的角度考虑创新。
氮肥成为创新主产品
在本次论坛上,几位专家和企业代表纷纷将关注点聚焦在氮肥产品的创新上,并且表示已经有诸多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中国植物营养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沈兵表示,新型肥料的创新中70%-80%几乎都集中在氮肥上,我国现在尿素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主要是尿素的利用率比较低,一般只有33%。而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都比较高,达到80%也没什么问题。上海碧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肥料增效剂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推出的,该公司的硝化抑制剂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可。对于增效尿素的发展,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张荣表示肥料创新浪潮是健康的势头,而且在大田作物上做了许多尝试,如果能够真正实现尿素的利用率的大幅提升,从节能减排及农民增产增收方面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同时,张荣也指出,肥料创新需在规范化的前提下进行。作为行业组织,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愿意和科研院所及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增效尿素的发展。
不过,对于增效尿素的发展,与会专家也指出,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原则,比如增效尿素中氮的含量不能低于46%;增效剂一定要高效、安全,不能对环境和人有害;对于增效,要搞清楚具体的原因,并建立科学的施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增效尿素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