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
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全国发生面积3.5亿亩次。其中,一代在东北大部大发生,华北北部偏重发生,新疆和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全国发生1.5亿亩;二代在内蒙古中东部、辽宁中北部偏重至大发生,其他地区中等至偏轻发生,全国发生1.0亿亩;三代在山西偏重发生,其他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全国发生1.0亿亩。
北方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冬前基数高。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新疆平均百秆活虫量分别为153.5头、78.1头、75.1头、53.5头和81.8头,大部地区高于上年或常年;华北、黄淮和江淮玉米产区平均百秆活虫数为20~50头,其中河北、山西、山东高于上年,安徽高于常年;西南和西北玉米产区平均百秆活虫数为5~20头。
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麦茬夏玉米区大部偏重发生,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中北部麦秸覆盖度高的田块大发生,发生面积3000~4000万亩。
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虫源分布广泛。去年冬前河北、山东、河南等6省在玉米、棉花、大豆、花生、果树和蔬菜等多种作物田均查见越冬虫、茧,河北部分地区每平方米虫量达4.2头。小麦秸秆还田为春季二点委夜蛾选择隐蔽、潮湿场所产卵和孵化提供了优良环境,一旦幼虫发生高峰期与玉米苗期吻合,并遇有适宜降水,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