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兰西模式:用“大农业”概念助农增收


  农机库里整齐排列的一排排大型农机正“蓄势待发”地等待春耕“大会战”的来临。
  规模化种植、开发的糯玉米籽粒饱满、颜色鲜艳,深受全国各地客商、消费者的欢迎。
  因拥有成熟、完整的糯玉米速冻、保鲜、加工的工艺流程,确保了原料的高质量、高品质和无污染。

  2月16日下午,记者驱车近两小时赶往距离哈尔滨市67公里的绥化市兰西县平山镇大兴村。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农业科技支持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魅力和助农增收的不懈动力,还亲眼目睹了黑龙江神农农业科技集团管辖的子公司乐姆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创建的神农邨产业园,他们创造的“兰西模式”给当地“三农”事业带来了巨大变化。

  大型农机“给力”规模化耕作

  乐姆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益人告诉记者,乐姆公司于2009年落户平山镇大兴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计划投资3亿元,利用5年时间建设一个集农、林、牧、加工、高科技、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一期建设投资1亿元,现已建成4000多平方米冷库、近万平方米加工车间、1900多平方米办公及生活区、3000多平方米农机具库等基础设施。

  以往大型农机只能在大型国营农场看得见,现在乐姆公司将土地进行流转连成片,组织大型农机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耕作,并为当地农户代耕代收,实现秋整地、秋施肥,科学种田,为当地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进程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在农机合作社内,记者首先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壮观场景和现代气息。高高的农机库里一排排大型农机具整齐地排列着,俨然是个大型农机“阅兵场”。这里有530马力的迪尔9530拖拉机,有价值400多万元能在玉米田里直接从秸秆上把玉米脱粒的凯斯6088,有能把玉米秸秆等作物直接收获粉碎成青贮饲料的大型东金青贮收获机,有可以给高秆作物施肥、喷药的大型液体施肥机……应有尽有,让人眩目。

  耕地连片,大型机械化耕作才能逐步推广。“多亏用上了大农机,今年才能有这么好的收成,是大马力给农民带来了大丰收”,谈及今年粮食大幅增产的原因,乐姆公司农机部部长严忠基话语中满是兴奋,“以前用‘小四轮’耕作,产量很低,现在用大农机,深翻达到三四十厘米,土地蓄水能力大大增强,相当于建了一个‘土壤水库’,一垧地的玉米产量从5吨多增加到了9吨多。”

  据神农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王惠文介绍:“乐姆公司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致富途径。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推动了农机农艺结合,加快农业科技应用,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农民成为产业链工人

  以农资为切入点,乐姆公司参与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全过程农业生产,被行业称为“兰西模式”,备受推崇。

  一位当地政府领导曾这样如实评价“兰西模式”:“大兴村通过神农集团乐姆公司的入住,不但实现了农业规模开发和种植,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机械化,这是现代农业连片开发、种植的最佳模式。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后,农民真正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农民通过来企业打工,实现了二次就业,农民从过去的单一种植,变成了当今的农业产业工人,实现了农民、企业的双赢。”

  “神农集团要做的不只是简单的农产品加工,而是最终要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基地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构建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工相结合的农民产业(产业工人)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格局。”神农集团董事长王彦飞对于心中的“兰西模式”同样进行了一番清晰的解读。

  据介绍,2011年,乐姆公司采取租赁和入股分红两种模式共耕种土地1万亩,代耕代收5.5万亩。公司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和周边村屯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一些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2009年和2010年,仅支付给当地打工农民的工资性支出就达700多万元,公司所在的大兴村户均实现增收9000多元,人均增收2300多元。

  记者采访获悉,大兴村的李玉姬和丈夫都在乐姆公司打工,现在都是公司的职工,李玉姬的月工资1500月,她丈夫月工资1800元,小两口每月工资加起来3300元,年收入近4万元,还不算公司给员工的其他福利待遇。据李玉姬介绍,本屯还有不少人像她这样常年在公司打工,每年到了8-9月份黏玉米收获的季节,到公司打工的农民最多时有600多人。

  “以前自己种,种子不行,机械更不行,忙一年基本没啥赚头。”当地农民郑殿春说,他将耕地有偿交给乐姆公司播种,租地收入每亩260多元,比自己种地时的收入多了,是“旱涝保收”;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可到企业工作或别的地方打工,又有一份收入。“地还是那块地,但如今却变成了聚宝盆。”郑殿春显得很高兴。

  据介绍,目前神农邨产业园正由核心区的大兴村向示范区拓展,并与示范区的村领导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来年在周边的新兴村、北兴村、前兴村由农民代种甜玉米,乐姆公司收购加工,既解决了公司的耕地租金高企业形成租赁耕地难,扩大再生产难的问题,又增加了周边农民的增收渠道。

  “五统一”模式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

  “以前是神农找农民,现在是农民找神农。”用农民的话说:“这样的致富项目很有生命力。”

  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加盟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增收的幅度。记者采访中发现,有实力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整合土地、资金、科技、信息等各种要素,推进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为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兰西县大兴村与神农集团采取村企共建的形式合作打造“神农新邨”,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分户结算的“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农企的双赢。

  “我们是通过专业种植合作社与村委会对接、沟通,组织农民现场签约,采取5年一签的周期,先给钱,后种地,随着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不断增加给农民的返利利润,大大降低农民转让土地的风险。”王彦飞解释说,今后将更加注重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谋划科技致富项目,支持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产业化龙头企业以返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实行农、科、企共建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连心、联责、联利、联合开发科技致富项目,实现互利共赢,推进致富项目由一家一户多品种、小规模向一村一品和产业化发展转变。

  另据了解,作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神农集团还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专注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己任,以“改良土壤、造福子孙、持续发展”为宗旨,与兰西县政府达成实施“推广土壤改良剂、改造百万亩中低产田、增产2亿斤粮食”工程,待取得示范经验后,逐步在黑龙江省其他市县进行推广。此外,神农集团与兰西县政府在该县选定5个乡镇约600亩耕地作为土壤改良示范田并正式启动,集团免费为示范农户送去300多吨土壤改良剂,并将指导其合理施用。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