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技驱动 发展现代农资服务现代农业


      流通解读关键词:创新服务  构筑网络   转变方式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永东:

  强化科技服务营销  推动经营方式转变

  今年,中央把“一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个重要支撑。突出抓农业科技,抓住了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必将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标志着“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作为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资流通龙头企业,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着力在强化科技营销、科技服务、现代农资流通网络建设上做文章、谱新篇。

  一是抓好经营模式创新。将辉隆连锁配送中心打造成“智能化配肥站+庄稼医院”,生产适合所在区域需要的各类配方肥,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二是抓好新型肥药推广。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肥和农药。三是抓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积极开展化肥、农药“统配、统供、统防、统治”工作。四是抓好科技服务,继续聘请农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加盟店长为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专家,不断加强农化服务力量。五是抓好辉隆连锁网络建设,着重抓好农资连锁配送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构建自主、可控、高效、畅通的现代农资流通网络体系,为广大农民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 戴立根:

  依托上农网创新科技服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保障农产品供应。作为上海市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一直在坚持承担社会责任与模式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成功推出了上农网模式,在提高农资产品科技含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与构建双向流通模式方面探索出了清晰的发展思路。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农业生产上实行产量和质量并重,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就要求农资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资产品。上农网提供一个开放的网上交易平台,汇聚最具影响力的优质农资产品,同时执行严格的第三方的农资商品质量查验制度,确保平台所销售的农资产品都为合格的优质农资产品,并且会重点推荐那些在增产增收、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有较好效果的农资产品,从源头把控农资产品的科技含量。

  农业科技创新要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推广,让农民真正做到科学种田,因此今年“一号文件”重点提出要创新农技推广思路。上农网发挥面向专业合作社、园艺场、大客户在线订购渠道优势,深入现代种植业产前投入、产中农化技术推广,及时发布农情、地情信息,传递田间管理知识,完善品类、物流、农技推广、农化服务等可追溯信息,以全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

  甘肃省农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孔杰:

  构筑新网络 与区域经济共发展

  打造现代农资流通网络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此次“一号文件”所提到的。近年来,甘肃省农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抓住实施“新网”工程“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这个契机,在构建现代农资流通网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公司下一步将继续以市场为向导,完善和规范网络建设,实现一网多用。首先,继续加强农资流通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全省农资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全省城乡的农资产品流通网络;健全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设施。其次,创新农资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资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农资产品销售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我们也正在筹建甘肃农资电子商务平台,届时广大农民朋友通过网络即可下订单,我们依托覆盖全省的农资网络,就近配送农资产品。再其次,完善产品结构。依据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完善产品结构,实现农资产品由化肥单一经营向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农技多元经营发展。

  另外,根据一号文件精神,我认为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势在必行。为了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农技水平,我们公司将组织农技人员下基层,为农民朋友讲解农资知识,并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朋友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培超: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大力推广新型肥料

  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加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那么对于农资企业来说,就必须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在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我们计划提高新型肥料的供给,走节本增效之路。2011-2012年度,北大荒农资公司的化肥直供将达到50万吨,其中10%是新型肥料,主要包括稳定型缓释氮肥、高效磷肥和钾肥、有机无机复合肥。这些肥料已经在垦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将大面积推广。新型肥料的优势十分明显,施用缓释氮肥可以减少20%的氮肥用量,垦区每年需要40万吨氮肥,如果减少20%的用量,就可节省8万吨氮肥,通过新型肥料的供应,不仅提高化肥利用率,而且降低种植成本,真正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2011-2012年度,公司计划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进行联合,开展新产品的研发,争取在3年内全部实现高效新型肥料的应用。

  “一号文件”精神和土地流转政策密切相关,农业生产只有向规模化发展,才便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因此农业规模化种植将成为趋势,这将促使农业生产资料也将逐渐向规模较大的企业集中,农资经营将出现新的局面。我们的思路是与科研院所及有科研力量的生产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如果三方的力量能够结合起来的话,有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

  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勇:

  流通企业也应着眼技术改造和创新

  今年的“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文件明确要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补贴力度,提升农技推广能力。结合“一号文件”,湖北农资集团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文件中提到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等相关内容,对农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构建现代农业,需要高品质的农资经营产品,而落后的生产工艺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农资经营企业在狠抓产品销售规模的同时,也应着眼于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生产工艺。

  二、要进一步加大农化服务推广力度。近年来,湖北农资致力于由农资流通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湖北农资协会每年定期对集团所属的农资农家店店长、专业合作社社长、种田大户等进行农化服务培训,组织庄稼医生培训班,在农化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要进一步加快农资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及“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等相关内容,对农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

  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姜世岩:

  创名牌 拓网络 实现跨越发展

  2012年,山西农资集团将以全面实施山西农资品牌发展战略为核心,以山西农资营销网络发展战略为重点,全面做好企业品牌、资源、资本、网络、市场有效对接,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实现企业转型跨越式发展。

  第一,全面实施山西农资品牌发展战略,提升领军市场能力和地位。2012年我们要从实施山西农资品牌发展战略出发,科学、经济、合理定位“山西农资”经营品种.。

  第二,规范农资配送中心经营和服务功能。在经营服务上将农资配送中心储备仓库单一的储备功能变为集储备、配送、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资超市,开展开库直供直销;向直营店、农资代理员配送商品,直供农民;向农资代理店、加盟连锁站(店)配送商品实行代理经营和加盟连锁经营。

  第三,拓宽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把集团公司经营触角延伸到农副产品、农业机械、化工建材、房地产开发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业态。

  第四,顺应国家发展节水农业和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形势,加强滴灌技术推广及水肥一体化示范田建设工作。配合滴灌技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节水、节省劳动力、增产增收。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