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2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蒙牛”告诫我们:营销绝不是万能法宝

子思

  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这个一度被标榜为“一头跑出火箭速度的牛”近来总是不消停,自2008年以来,蒙牛总是在被爆出丑闻后,通过自己所擅长各种营销手段重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心,然后再用另外一种更加离奇的方式将自己推到尴尬的境地。谈到营销案例,蒙牛无疑是个经典。有人分析在这家已经名满天下的大型企业里总是发生和其规模、声誉不相符的事情,其根本原因是其扭曲的“营销至上”理念所留下的后遗症。

  农资行业是市场化相对落后的行业,营销也是跟在其他行业之后,但现在营销的理念在农资行业也开始盛行。有些企业不惜血本聘请营销大师,这些营销手段也许会带来突飞猛进的销售业绩。但在享受成果的同时,蒙牛案例也提醒了我们思考,如果一味注重营销的效果,会不会也使得农资企业像蒙牛一样,留下一些后遗症呢?农资是个特殊的行业,农资附带了更多产品服务信息,这不但要求企业服务人员掌握产品的特性,更要对销售区域内土壤状况、气候、作物种类、使用习惯等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才能指导农民正确使用,达到肥料预期目的,这恐怕不是那些营销大师所擅长的事情。

  营销虽然很重要,但是农资产品所面对的群体更注重实际,农民的需求心理就是物美价廉、见效、实在。如果过分追求概念营销,千奇百怪的促销手段,则有些不合时宜。因为营销的花销、费用最终都要分摊到农民头上,农民还有多大实惠可言。因此,建议企业管理者在加大营销力度的同时,还是要多从实际考虑,算一算怎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把最大的实惠让给农民。

  农资行业需要流入新鲜血液,需要一些人带着这个行业有质的提升,但是农资行业的发展不大适合那种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农资行业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策略。农资营销非不可为也,而是不可过分为之。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