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电价上涨,化肥企业再次面临成本压力
部分地区化肥、氯碱用电取消优惠,调价幅度反高于其他行业

  本报讯 自国家发改委12月起上调用电价格后,截至12月5日,陕西、山东、浙江、河北、海南、安徽、宁夏、吉林等21个省份也相继公布其电价调整方案。记者了解到,作为用电大户的化工行业,包括此前享受优惠电价政策的中小肥企,此次电价调整后,不仅不再受到政策“照顾”,而且部分省份用电价格上调幅度反而高于其他行业。

  此次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上调幅度最大的省份分别是吉林和陕西。吉林省规定:燃煤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上调0.03元 /千瓦时,高出全国上网电价平均上调幅度15.38%;陕西省将销售电价平均上调0.0408元/千瓦时,高出全国平均值36%。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上调幅度最小的是安徽,分别只上调了 0.018元/千瓦时和0.0266元/千瓦时,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30.77%和11.33%。

  电价上调,受冲击最大的是用能较高的行业。比如山东化肥生产用电价格大幅上调0.0578元/千瓦时,按该省去年合成氨产量663万吨计算,此次电价上调后,山东省化肥行业将增加用电成本5200万元。浙江此次销售电价平均上调0.034元/千瓦时,而高耗能的电解铝、氯碱行业用电价格则分别上调了0.111元/千瓦时和0.073-0.078元/千瓦时。该省物价局表示,将继续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黄磷、锌冶炼、水泥、钢铁等8个高耗能行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区分淘汰类、限制类、允许和鼓励类企业,实行差别电价。

  从已公布的21个省份电价调整方案看,化肥用电价格平均上调0.0388元/千瓦时,相当于吨合成氨增加成本 55元。按目前全国合成氨年产量5000 万吨测算,整个氮肥行业将增加成本27.5亿元;电石、氯碱行业用电价格平均上调0.045元/千瓦时,分别增加行业用电成本20.65亿元和2.97亿 元。

  专家指出,各地调整电价对控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电石、黄磷、氯碱等高耗能行业,只有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尽快将单位产品能耗降下来,才能化解此次电价上调带来的成本压力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