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行业竞争直入终端厂商合作模式在转变

《中国农资》记者 张高科

  快消品行业,是国内最成熟的行业之一,在营销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上,已经形成一套习惯性的操盘手法,因为品牌众多,所以个体品牌在终端很容易迷失自己。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么多品牌,消费者更多地表现出无从选择的状态。而快消品的营销方式就是厂家直接进入市场做推广促销、圈定示范用户、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等营销方式,这种营销方式正在被化肥企业所采用,传统的大流通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农资行业的发展,直入终端、加强与经销商的紧密合作正在农资行业盛行。

  基层经销商:大流通模式已经过时

  “化肥流通体制放开后,市场经营出现了无序的竞争,以前是供销社独家经营,如果化肥出现质量问题或是价格高的话,如果职能部门配合供销社去查,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因为供销社的网点覆盖着每个村。而现在网点全部打乱了,因此化肥价格混乱、产品质量也很难保证。” 蒙阴丰农公司总经理李淑学告诉记者。

  李淑学做农资做了20多年,而且一直在供销社任职。从计划到市场的放开,他经历了整个市场的起起伏伏,实际上,化肥流通市场的放开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李淑学坦言,原料化肥由供销社管控时,一袋化肥只能赚5块钱,而且5块钱在当时也算是高利润,一袋碳酸氢铵只能赚5毛钱,淡旺季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差价,但平时是不允许卖高价的,而现在的二级经销商,如果每袋化肥没有20-30元的利润,他肯定不干。而假化肥的利润每袋至少赚50-60元,而且经销商一旦卖上了假化肥,尝到了甜头,对卖真化肥就不感兴趣了。化肥市场放开以后,一方面是价格不好管控,另一方面是市场混乱,假化肥猖獗。

  从李淑学的话语间,记者体会到了一位老供销社农资人的无奈,也反映了当今化肥市场的现状。正是由于化肥流通市场的放开,他近两年也感到了压力,一方面是无序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市场份额的不断减少。李淑学说:“之前做大流通,一次进货2000-3000吨,走货也比较快,但利润并不高,但这种大流通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当前的形势,化肥市场放开后,不少二级经销商卖假货赚钱,因此质量好的货要往基层走的话,通过二级经销商就是一个困难,因此必须渠道下沉。”

  生产企业:农资借用快消品营销模式

  渠道下沉也并非像李淑学这样的县级经销商在尝试着去做,化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层次、金字塔式的传统渠道营销模式已经失去了竞争活力。由于流通渠道多、经销商层层加价、市场信息反馈滞后、假劣和窜货等问题的出现,迫使化肥企业纷纷开始尝试渠道下沉。 

  记者调查发现,过去在快速消费品行业才出现的厂家直接进入市场做推广促销、圈定示范用户、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等营销方式,目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化肥企业所采用。今年初,天脊集团就斥巨资在济宁汶上等地建立了高标准的培训基地,专门针对经销商和种植户开设科技大讲堂。为抢占山东市场,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送文化、送科技、送优质农资下乡”展演活动在山东高密集贸市场热闹开场。通过竞价砍价的现场团购活动,当天就销售肥料26吨。 

  在终端一线发力,抢占市场份额,是今年山东化肥市场出现的一个新特点。烟台阿康化肥公司在今年5月15日举行了百县万亩增肥活动,这是业内第一次大规模的免费赠送活动。山东天山丰耘生态肥业有限公司,50辆农化服务车组成的营销车队、200多名公司员工配合经销商一起做产品推广,建立实验示范田,并对各地用户进行技术培训和咨询。鲁西化工继2011年7月把济南、泰安、安阳、邯郸划入农资连锁区域后,近日又有新动作,将整个山东区域归属农资连锁,采用连锁店的模式销售鲁西化肥。

  据鲁西化工磷复肥公司总经理姜吉涛介绍,当前化肥销售日趋激烈,尤其是复合肥,甚至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行业整合迫在眉睫。鲁西化工在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深入探索农资连锁模式,打造终端销售直通车。经过近一年的摸索运行,农资连锁效果显著,由最初做聊城地区的连锁试点迅速扩张到包括聊城在内,菏泽、济宁、泰安、济南、德州、邢台、邯郸、濮阳、安阳十个地区的4000多家连锁店,以整个山东区域为核心的大连锁即将形成,鲁西化工农资连锁未来不但为农民供应优质的农资产品,还将提供详尽的丰收方案,肩负起助力农业、服务农民的重担。

  市场大环境的改变,推进企业不断调整和创新销售模式。随着模式变革,基层零售商将陆续整合,部分或将逐渐退出农资舞台,将有效减少流通环节,加强渠道整合,节约流通成本,加快资金周转,腾出更大空间让利终端农户,更大限度地服务终端农户。据了解,今年山东临沭建起百余“农资联采直供点”,把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直接配送到各直营店、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实现了统一品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取农资直供模式后,每吨化肥能降价100~200元。

  渠道下沉:促使厂商合作更紧密

  渠道下沉被认为是衡量企业营销深度的标准,越来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渠道下沉不仅给企业带来效益,也带来很大变化。首先是渠道下沉促使企业的渠道数量增加;其次是渠道下沉促使企业的销售队伍壮大。北京根来福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一家以新型肥料为主的营销企业,近两年发展迅速,不但迅速占领海南、福建等南方市场,而且已经扎根山东、河北等地重要市场,日前也正在积极向东北市场挺进。记者在跟踪采访中也注意到,根来福的成功一方面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靠的就是营销人员积极与当地经销商配合,采取直销的方式经营根来福产品。据北京根来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军利介绍,在根来福公司,主要是以销售人员为主,而且销售人员主要来自各销售区域,根据当地的销售情况,每个月公司会组织一次会议,销售人员向公司汇报当地销售情况,公司再根据销售人员反映的情况去积极配货。

  根来福的这种营销模式正是渠道下沉的体现,张利军认为,渠道下沉可以使企业更清楚地了解区域市场的消费需求,不同的地区需求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个县级市场内,需求也存在差别,当企业开辟一条新的渠道时,意味着企业的目标市场又得到了一次细化。当地经销商会为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市场信息,使企业针对目标市场的状况,提供更加适合的产品来满足当地农民的需要。其次,渠道下沉可以节省农民的消费时间成本,随着农民的消费意识增强,农民不仅关注投入成本,也会关注时间成本,便利性成为农民选择化肥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产品不存在差异化,即使交通便利,消费者也不会选择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其他地方购买。最后,渠道下沉可以更为及时地为农民提供咨询和农化服务。对于距离较远的农民,经销商往往不愿意上门服务,渠道下沉,让经销商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更近,农民可以更方便地接受培训和农化服务,节省成本,而且能够合理施肥,实现增产增收。

  “在日益激烈的化肥营销中,企业在渠道下沉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标杆客户,更要注重对经销商的培养和扶持,因为从营销角度看,80%的利润是由20%的经销商创造的。”海力来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举告诉记者。同样作为一家新型肥料企业,海力来公司为经销商提供全新的商业模式并参与方案实施;为用户提供全程营养施肥方案和实时技术指导,它的渠道下沉不仅为经销商创造价值,而且直接服务于用户,它采取的模式是专家配合经销商直接为农民提供农化服务,并全程跟踪,直至收获。

  如今农资市场上不见货动,而田间地头却不缺肥,这就是渠道下沉的主要体现。祥云化工在今年果断推出了“N+1”的营销模式,其中,N就代表经销商,而1就代表祥云化工制定的营销策略。众所周知,字母N通常代表一个未知数,在“N+1”模式中,N越大,N+1体现出的价值也就越大,每一个祥云化工的经销商都为这个N多出力,使得基数变大,那么“N+1”模式必然能得到超乎想象的收获。祥云化工通过协助终端经销商打造品牌形象、做好产品推广,这种模式将上下游紧紧捆绑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生产企业的资金、品牌、营销实力,结合经销商的区位优势,形成价值共同体。通过祥云化工和经销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塑造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优势。

  其实不论是根来福还是海力来这些新型肥料企业,还是祥云化工等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的手段都在发生变化,尽管方式有所不同,但渠道下沉都是不二选择,渠道下沉不仅使得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而且还可以使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更近,使农民更直观地了解企业产品的特点,企业文化,从而扩大企业的品牌宣传,节省成本。然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记者也注意到,经销商由于资金实力、经营意识服务水平有限,很难满足农民的需求,企业也会因为渠道下沉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因此渠道下沉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即给企业带来一些业绩增长,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做渠道下沉决策之前应对现目标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企业要以发展为最终目标、立足长远,不要为了下沉而下沉。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