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网络的规范管理让经销商很省心
访江苏省丹阳市陵口镇折柳农资经营部邵玉芳
《中国农资》记者 于江灵

  见到邵玉芳的时候,他正指挥着把一车肥料卸到仓库中,旁边是正在施工的工地。邵玉芳告诉记者,他又新建了个仓库,明年可以建成使用。而快速增长的销量和逐步扩大的规模都得益于江苏华昌股份有限公司帮助他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规范市场管理

  邵玉芳从1989年开始做农资,经历了农资圈的起起伏伏。2000年他和江苏当地的一个厂家合作,每年销售该厂肥料就能达到1万多吨,最高的时候达到2万吨,占当地市场份额的90%多。但是由于厂家对市场控制不力,业务员之间互相窜货。甚至很多种田大户可以直接从厂家进货,对邵玉芳的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痛下决心,断绝了和那个厂家的合作,找到了江苏华昌。

  邵玉芳告诉记者:“江苏华昌对市场的管理非常科学,重视客户的利益,业务员都尽职尽责。在管理规范之后,做起市场来就容易多了。规定同行之间不能相互压价,配方分开卖,避免恶意竞争。”折柳镇有50万亩耕地,其中45000亩是水稻,每年用肥大概要2万多吨。现在邵玉芳每年肥料的销量稳定在9000吨左右。其中复合肥的品牌都为华昌的“金字牌”。他对自己的经销商说,你卖我的肥料我保证你每袋肥料挣10元钱。当记者问到其中原因时,他说:“首先,华昌是上市公司,做的肥料经过这么多年的验证和老百姓的口碑传播,销售肯定有保证。再者,我有40多个网点,这些网点经过我的管理都非常遵守市场秩序。在这个市场中如果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的话,每袋挣10元钱就不是难事。但是,我这个方法应该是不能复制的,有极强的地域性。”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肥

  近几年肥料市场越来越不好操作,门槛低,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农资店出现,每年也会有很多悄无声息地关张大吉。市场是残酷的,只有强者才能够很好的生存下去。所以一定要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市场本身也有淘汰机制,每年邵玉芳都会淘汰几个劣质客户,补充一些新鲜血液进来,保证整个网络的生命力。

  有了健康的市场做保障,邵玉芳就和当地农业局合作搞起了测土配方肥,根据当地土壤的情况为老百姓有针对性的提供肥料,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为了更好地推广测土配方,他还自己花钱印了明白纸,在当地电视台做了滚动字幕广告,每年给农民开会并和当地农业科技站合作指导农民用肥。同时也给厂家提供了更适合当地需求的肥料配方,帮助厂家稳定当地市场。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