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肥料这一特殊商品,我们的“上帝”——千百万农民对此的认识却不尽一致,存在许多误区。许多商家明知“上帝”走入误区,却不去引导“上帝”纠正错误的认识,还一味盲从“上帝”;更有甚者,为了达到一己私利,反而对其投其所好,推波助澜,使其错误认识越走越远。
肥料质量是关系到能否推广的关键,但对肥料的质量认识仍存在“七重七轻”的问题。
重外在质量,轻内在质量 一个好的配方肥应是针对土壤“ 缺啥补啥”,针对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要啥配啥”。但一些农民和经销商却片面追求颜色好看、颗粒圆滑、包装精美,由于这种外在的追求,导致BB肥的生产成本上升。如某一进口钾肥为红色,生产厂家不惜成本,将白钾染成红钾;有的企业为了颗粒好看,利用制药设备造粒;有的甚至在造粒后抛光涂油使之光亮,而这样做对提高肥效毫无作用。
重速溶、速效,轻缓释、控释 我们并不一概反对使用速效肥,作为追肥的肥料速效有其优点,但作为基肥,还是要缓释、长效的好。由于肥料的内在质量无法直观地判断,这就给农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肥料出了难题,给伪劣化肥在市场上的横行提供了机会,不法分子用石粉、泥土造假复混肥。这些肥料不溶于水,农民上当受骗后误认为能溶于水的就是好肥料。有些厂家、企业于是就生产速溶的复混肥,拼命宣传速溶的好处。就肥效而言,农民误认为立竿见影的肥料就是好肥料,有些企业就顺从这一错误认识,不切实际地提高氮的含量,导致农作物减产,抗病力下降。缓释肥根据农作物不同时期的需肥特点控制释放,与速效肥相比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节省了农村劳动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肥料。
重无机肥,轻有机肥 无机肥料的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快、使用方便。相对而言,有机肥料有效成分含量低、肥效慢、用量大、使用麻烦,使几千年处于统治地位的“当家肥”受到冷落,让化肥这个后起之秀取而代之。但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无机肥料虽然有效成分高,但营养单一、利用率不高、流失严重。有机肥虽然有效成分低(一般在1.5%-5.0%),但作用持久,利用率高,流失少。如果长期使用无机肥就会造成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不能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有机无机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对全面平衡植物营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并可有效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重氮肥,轻磷钾肥 在复混肥和BB肥的配制中,片面地追求高氮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氮肥使农作物返青快,农民误认为氮肥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错误认识,违背了“缺啥补啥”的原则,即使不能针对土壤而只针对作物的情况下,也要按照“目标产量”,“平衡施肥”的原则配制。
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 一提BB肥,就是N、P、K三元组合,只字不提中微量元素。我国最近土壤普查的结果表明,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缺乏程度远远超过大量元素N、P、K。中微量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并不因其微而变得微不足道,在许多严重缺素的地方已成为制约农作物高品质、高产稳产的因素,所以在BB肥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中微量元素,才能发挥BB肥平衡营养的优势。
重高含量,轻低含量 低含量复混肥、BB肥因其融入有机质中微肥、有益元素肥料、腐植酸、氨基酸肥料,而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如钙镁磷肥既是缓释磷肥,还含有多种中微量营养成分,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氮肥包裹剂,生产成本低,但因有效养分含量低,生产厂家不愿使用。这种肥料与高含量肥料同养分相比,具有更高的肥料利用率和增产效果。所以说,片面追求高含量是错误的。
重颗粒掺混,轻粉剂掺混 BB肥颗粒掺混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机械化施肥的需要,发达国家施肥机械化程度高,而我国的国情是分田到户后每户的耕地面积很小,尤其是南方地区以及山区,每人不到一亩地,无法机械化施肥,这就失去了BB肥颗粒的意义。而BB肥的颗粒掺混和粉剂掺混,每吨成本相差100元左右,如不是机械化施肥,颗粒与粉剂没有什么区别,省下这笔钱,可以提高BB肥的内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