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4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策略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性很强,早在18世纪40年代,曾经在英国及北爱尔兰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爱尔兰饥馑”,有上百万的人饿死或被迫逃亡。

  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容易积露水的叶尖或叶边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会迅速扩大直至全叶腐烂变黑,在扩展前缘有白色霉层。病菌也侵染茎和薯块,在茎部和叶柄造成褐色条斑,使植株萎蔫,叶片下垂,块茎受害,形成褐色大斑,稍凹陷,内部变为褐色腐烂。重病田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薯块中越冬。南方双季作薯区,病残组织、自生病苗以及番茄晚疫病病株上的病菌也可以随风雨传播到健康的马铃薯植株上并引发病害,几天就能繁殖一代。

  晚疫病的发生和气象因素、栽培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降雨和结露。雨季来得早、雨日多、持续期长以及冷暖起伏大,多雾天气;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郁闭、湿度过高的年份或地区病害很容易流行成灾。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有:(1)选育、利用抗耐病品种;(2)轮作和不与茄科作物连作;三是选用无病种薯或建立无病留种地无病,播种时严格剔除病薯;(4)合理密植、施肥和灌水,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5)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及时喷洒药剂。要根据天气和病情,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2-3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