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国际化肥生产商和贸易商陆续公布2010年度财务报告,从报告上看,几乎所有这些生产商和贸易商均为其股票市场和化肥市场带来好消息,纷纷表示看好后市,自信满满。特别是大型生产商和贸易商,例如以色列化学有限公司(ICL)和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Corp),其财务报告都说明:钾肥价格较2009年有所降低,但磷肥价格同比上涨,且钾肥和磷肥销售量的增加为公司带来丰厚的总收益。
ICL加强主要市场
ICL是一个跨国肥料公司和专用化学品生产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总收益达到14亿美元,净收益达到2.93亿美元,是公司季度收益的历史最高点,全年的总收益也接近历史最好水平。其中,ICL化肥部2010年的营业收入为9.65亿美元,较2009年7.23亿美元增加了33%。2010年钾肥销售量达到了公司往年销售量的最高水平,创下了销售量最高纪录。但与这一系列增加的数字相比,钾肥的销售额出现了相反情况。2009年,钾肥销售额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6%,而2010年下降到62%。可见,2010年钾肥价格整体水平下降,但钾肥和磷肥显著增长的销售量保证了ICL年度收益的大幅增长。
2010年,ICL化肥部销售额增长45%到31亿美元,这说明公司钾肥、磷肥和磷矿石销售量急剧上升。在2010年,ICL共销售了560万吨钾肥(包括国内销售),较2009年270万吨增加了105%,较2008年增加17%。ICL公司认为,这表明ICL在需求较弱的时候扩大钾肥库存得到了收益回报——在2008-2009年,化肥需求由于经济危机有所下降,公司创造了钾肥库存约300万吨的记录,从2010年开始库存减少,以应对需求回升、市场回暖。此外,2010年磷肥销售量共170万吨,较2009年增加63%。
2010年,ICL化肥在亚洲(主要是印度和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46%到11.02亿美元,拉丁美洲(主要是巴西)市场的销售额增加17%到5.17亿美元。这些地区销售量的增加,以及公司最近与中国贸易商签订的2011年上半年50万吨钾肥供应合同,显示了公司对这些主要战略市场的重视。
据Fertecon分析,全球钾肥需求2010年达到约5240万吨,较2009年增长21%,需求增长主要体现在巴西和美国。近期,美国农业部USDA预计, 2010年底至2011年初,全球粮食存用比率下降到19.6%,远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在2010年,全球作物价格稳步上涨,预示着化肥需求还将增加。
巴西淡水河谷加大投资
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近日公布2010年财务报告。同样地,公司2010年净利润达到173亿美元,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化肥业务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8亿美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而上一年仅占总营业收入的 1.7%。
2010年,公司加大了在化肥业务上的投资,数额占总投资额的6.6%,高达8.43 亿美元。2010年该公司化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1.76亿美元,公司化肥业务销售收入总额也达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氮肥销售收入达 3.37亿美元,磷肥营业收入为12.1亿美元,氮磷肥销售收入同比涨幅较大。2010年,由于钾肥的低售价和低销量,公司钾肥销售收入同比减少32%,仅为2.8亿美元。据了解,2010年淡水河谷钾肥平均售价为422美元/吨,比2009年的522美元/吨降低21%。由于产量降低,2010年氯化钾销售量由2009年的79.2万吨降到68.2万吨,降幅14%。同时,淡水河谷去年7月才开始开采的秘鲁一处磷矿,磷矿石总产量为79万吨。由于一钾矿含量降低和设备维修等原因,去年的氯化钾产量同比下降了7.7%,降为66.2万吨。
由此可见,国际肥料生产商和贸易商仍看好后市,同时钾肥生产商也对国际市场持有理性的态度。在钾肥价格较2009年下降,并且远不如2008年水平的情况下,但全球钾肥需求稳步回升。国际钾肥市场经过了一番痛苦的调整期,生产商和贸易商意识到一时的暴利无法带来长久收益,而需求市场也理性抵制钾肥的投机行为,现在钾肥市场正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