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克山,合作社每年设置50万元的社员公益助学基金,只要农民社员家的孩子考上大学,都能领到3000-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公司还免费给社员提供了一辆“虎头奔”,让社员家有婚嫁时接亲用;合作社给社员发一个绿卡,享受出行、购物、住宿等一系列优惠。目前公司正计划把县里面一个办公楼腾出来做免费的“农民宾馆”:农民上城里,晚了,可以免费住在里面,宾馆提供免费早餐……
“土地还是那些土地,农民还是那些农民,但产出的效益增加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包括生活观念都在发生着改变。应该说,这是庆丰的贡献。”张永埔说。
“农资的命脉在哪里?在土地上,只有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你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曹利铭一脸坚定!
在大农业里,曹利铭找到了让企业永不干涸的“大海”。
在采访结束时,曹利铭非常由衷地说:“其实说了这么多,归结到一点:庆丰之所以有今天,与省社领导高瞻远瞩的决策是分不开的。庆丰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省社的扶持和心血。我们的整合并购、土地流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是因为有省社这面大旗、这个后盾!”
“如果当时没有省社副主任张永埔的‘立足龙江,巩固东北,辐射全国’大战略和大气魄,庆丰就不会这么快走出去,并迅速确立起在东北三省的地位,形成省社旗下倍丰、庆丰比翼双飞的稳健格局。”曹经权回忆着往事。
从气势恢宏的东北农资流通整合并购,到别出心裁的“克山模式”形成,再到农资集团向大农业集团的华丽转身,我们看到了黑龙江省供销社和庆丰领导人的超凡胆识和宽阔胸襟。也正因此,庆丰在第一阶段的“拓荒牛”形象上,形成了一种虎步天下的大气概,从而在东北大地上所向披靡,决胜千里。而庆丰的成功,也将对中国农资分销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场新思维和新革命!
“金奖银杯,民夸最是,不把根丢弃。瞬间商海,捻来多少奇迹?”借着张永埔的这阙《念奴娇》,我们期待着庆丰在农资商海创造更多奇迹!
另一面:由庆丰模式引发的行业思考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庆丰集团董事长 张永埔
庆丰模式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值得业内人思考和借鉴。
思考一:农资企业怎么定位?庆丰集团的定位就是两句话:围绕农资转,走产业经营之路。围绕农资就是要围绕农民、农村、农业转,走产业经营之路就是跳出传统的一购一销的模式,形成产业经营。这件事就是通过庆丰集团的克山模式得到了印证。庆丰集团的发展已经大大突破了供销社传统的购销模式,现在我们跳出了购销,深入到了农业产业当中,去主动合作,主动服务。
思考二:未来专业合作社怎么发展?我不认为目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多大的生命力,不要以为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就会推动专业合作社怎么发展。大面积的发展,主要还靠生产力的需求,不能强求将先进的生产关系走在生产力前面。我的体会是:目前专业合作社如果没有龙头企业牵动,就没有生命力。仅仅几个农民组织起来是非常微弱的,抵御不了目前大市场的风险。克山模式的成功,因为有庆丰集团在背后做支持,帮助他们抓住市场机遇,化解市场风险;庆丰集团背后有瓮福集团这个大的企业集团做支持,这样就使产业连到了一起,实现了产业化。以前说“公司+基地+农户”是非常难加到一起的,必须是利益连接的模式,产业化一定是产业链和产业价值连接到一起的。这个模式,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利益,最后利益一致了,就连结到了一起,专业合作社没有龙头企业牵动就很脆弱。
思考三:供销社企业怎么能把自己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这件事需要有开放性思维。庆丰集团走出了一个公有制企业和先进的生产力代表者——民营企业成功嫁接的模式,使双方的优势都得到了发挥,不足之处得到了克服和弥补。中间有些磨合,之前是处事,现在是共事。供销社企业闭门办社没有出路,开放办社怎么办?关键是体制和机制的开放、资本的开发,应该是这个产业的开放。庆丰集团在开放办社中没有丧失自主,而且在海纳百川,实现了共赢,主导作用仍然在发挥。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模式很先进,但是复制需要条件。我们最近在研究,想在集团内再复制两家,但是发现很难,有些特定的条件,比如农民的认可度,再找个龙头企业,农民认不认呢?龙头企业行不行?能不能将这片天地支撑起来?这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不是简单的买卖,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谋划、调控和应对能力是处理不了的;再者就是党委、政府的支持,这个也非常重要。我们当初去克山兼并油厂的时候,当地政府非常支持,当做招商引资对待,认为是对当地农民造福的。
传媒者说: 大时代 大胸怀 大手笔 大发展
——“庆丰模式”对中国农资分销的启示
从庆丰的成功中,记者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顺应大时代,修炼大胸怀,敢出大手笔,才能大发展”。
顺应大时代。在经历了“百舸争流”的完全竞争之后,中国农资分销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格局,就是大家开始需要归宿感了。此时庆丰的整合并购不仅符合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农资人的心理需求,更为他们、为自己、为行业打造了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顺应了时代;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和国家对“三农”的关注,庆丰再次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及时出手,担负起自己在农业产业链中的龙头地位。充分整合各种零散资源,共同着力,大大提升了农业产业链的效率,也顺应了时代。
修炼大胸怀。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能作为一个整合者,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实力令人信服,二是胸襟令人信服。庆丰整合的初衷令人钦佩:因为他的介入不是去分一杯羹,而是把蛋糕做大。让大家在新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利润、更大的发展,从而成就自己和别人的事业。这需要的是一种胸怀。有了这种胸怀,事业的天地也就更加广阔。所以庆丰在东北市场振臂一呼,当地最优秀的农资人全都聚集到了一起,一个钢铁的企业就这样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文化和商业版图也就此形成。
敢出大手笔。如同庆丰集团总经理曹利铭所言:“一个农资企业的根在哪里?在土地上,只有根扎下去了,才能长出事业的参天大树。”也正是有了这种眼光,有了一种大农业的意识,并积极出手,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土地流转,让自己的事业与更多的人发生联系、让自己的事业施惠于更多的人。有了这样的大手笔,干出来的事业当然也是风生水起,气象万千。
“虎虎生威干事业,虎跃龙腾创佳绩”。我们相信庆丰这只“东北虎”在黑龙江省社的领导下,在自己奋勇拼搏下,能够创出更加骄人的业绩。同时我们也希望庆丰的这种发展模式能给业内有识之士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并从中找到自己事业的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