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内,紧跟全球粮食市场的价格走势,国际化肥贸易价格也一直飞速上涨。这不得不让人想起2008年化肥价格达到高峰前的“预热”情景,因此,国内外业内人士纷纷开始回忆“往事”,并进行对比分析。然而,大部分观点认为,无论从市场规律还是市场心理来说,虽然价格走势类似,但近期化肥价格不可能涨至2008年的水平。
化肥供应有保证
“我认为,无论如何,化肥价格也不会达到2008年的高位。”英国一位农资经销商这样说。他认为,生产商已经经历了2008年需求猛增的阶段,应该了解如何从生产商的角度避免价格巨幅波动的风险,因此对不断增加的需求也做了更好的准备。他说:“我们已经了解了生产商已经上马的产能,并且还有一些准备上马。”
有分析师称,由于2006-2008年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全球化肥产能已经大幅增加,化肥新项目从新上马到产能进入市场的时间一般需要3-5年,在2011年前后国际化肥生产商整体将经历一次产能大提升。例如,尿素供应量在2011年将上升至1.642亿吨,较2007年的1.391亿吨增长了18%。
价格仍有差距
“尽管化肥价格已经远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但也不可能再次达到两年前的最高点。”英国商品研究所CRU分析师Andrew Prince说。
硝酸铵肥料2010年6月的价格是181美元/吨,现在已经一路飙升至黑海离岸价300美元/吨,但是仍较2008年8月最高峰价格500美元/吨低很多。目前尤日内大颗粒尿素离岸价为350美元/吨左右,而2010年6月仅为220美元/吨。合成氨坦帕到站价由2010年6月的370美元/吨上涨至现在的545美元/吨。磷酸二铵美国湾离岸价在2010年6月仅为450美元/吨,现在涨至610美元/吨。氯化钾巴西到站价由2010年6月380美元/吨上涨至470美元/吨左右,而2008年最高点达到1000美元/吨。可见,现在的国际化肥贸易价格较2008年至高点还有一定的距离,整体上涨速度也较2008年前期上涨速度缓慢,因此,近期价格上涨仍属正常。
种植需求促涨价
近一年来,全球许多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如俄罗斯的严重干旱。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生物燃料生产商需要大量作物废料,这些原因导致国际粮食期货价格快速上涨。目前美国玉米价格比2010年6月价格高出一倍。本月初国际玉米价格为7.35美元/蒲式耳,是自2008年夏天以来的最高价,2008年夏天玉米价格为7.65美元/蒲式耳。
英国肥料生产商GrowHow--Yara公司和CF工业公司的合资公司的市场部经理Ken Bowler表示:“粮食价格在2010年6月开始快速上涨,全球氮肥市场紧随其后。”粮食价格提高刺激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农民愿意花更多成本增加粮食产量,例如通过购买化肥,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农民还增加了耕种面积。
尽管如此,分析师和生产商们认为今年化肥价格后市继续快速上涨依然存在阻力。首先,随着2011年年中的到来,化肥市场将面临季节性需求减少,北半球化肥贸易在冬季最活跃,但在夏季需求就会减小,因此将导致市场需求短期内会减弱。其次,经历了2008年价格“疯狂”上涨后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生产商们并不愿意将化肥价格推向不合理的高位,从而再次导致市场长期在低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