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72年以来,单独在农业直接施用的钾肥方面,中化化肥累计推广近3000万吨。根据农业部种植业司2009年数据显示,1公斤钾(K2O)能增产粮食约5.8公斤,按此估算,30多年来,中化农用钾为我国粮食增产超过1亿吨。充分印证了钾肥对粮食增产、改善作物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印证了中化化肥为钾肥资源缺乏的中国农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化化肥利用遍布在25个农业省区的2000余家分销中心,常年在田间地头开展科普讲座,向农民宣讲平衡施肥、科学施用钾肥的知识。其中重点在南方8省以及北方4省为推广直接施用的农用钾肥,做了大量的农化服务、打假维权、品牌推广等工作。“中化”牌化肥也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化农用钾更是以科技为依托,以诚信赢市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信赖。
2010年,中化化肥继续与央视农业频道合作,在春耕期间联合录制并播放12期有关科学施肥及钾肥施用的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安排100余期中化农用钾专题科普讲座,在农民日报、农资导报开设钾肥科普专栏,上半年累计刊登关于专家文章50余篇。
中化化肥在各分公司设置专门的农化服务岗位,通过基层活动,促进农用钾推广及现场促销。2010年上半年启动了针对南方八省重点客户的“黄金品质 科技惠农——2010中化农用钾惠农万里行”活动。此次活动发送短信90万条,现场发放、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153份,很有针对性地指导了为农服务工作,受到农民广泛赞赏。
科学发展
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不懈奋斗
2011年2月底,中化化肥在湖南长沙县正式启动主题为“携手惠农保春耕,安全农业促发展”的“百县万场惠农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及来自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和中国农科院的相关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中化集团党组成员、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志斌表示:“在我国部分省区遭受严重干旱的形势下,我们举全司之力保障春耕期间化肥供应,主动长年开展惠农服务,积极调动国内国际各种资源保障粮食生产,作为国有骨干企业,我们以此为责,也以此为荣!”
中化化肥“携手惠农保春耕,安全农业促发展”活动将历时一个半月,在安徽、福建、海南、江西、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13省区的500个县举行上万场活动。采取集市路演、专家讲座、田间地头示范讲解等生动形象、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科学种田、平衡施肥、辨别真假肥料以及为什么要使用钾肥、如何使用钾肥等知识;还通过农村集市、基层营销网点等渠道,向农民分发科学施肥“明白纸”80万份,直接受益农民将超过300万人次。
去年3月,中化化肥与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开展合作。在启动仪式上,中化化肥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化农用钾对杂交水稻的增产效果报告》显示:增施钾肥能显著增强超级杂交稻的抗倒伏能力,特别是能使水稻基部节间茎秆粗度增加,亩施7公斤钾肥时茎基总可增粗8%左右,并显著增加基部3个节间的弯曲力矩、折断弯,提高抗倒伏能力。袁隆平表示:与中化化肥合作,将“中化”的农化产品,特别是农用钾肥直接用到“种三产四”(种3亩超级杂交稻,产出目前4亩地所产的粮食)基地,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在“种三产四”项目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奠定了粮食增产的基础。今年,双方要深化合作,真正实现“良种、良田、良法”的“三良”配套,确保“种三产四”工程顺利实施。袁院士说:我对此很有信心!
近10年来,中化化肥的农化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手把手提供农化服务,受益农民达到5000万人次。建立1000多家科学施肥示范村,示范田、示范片面积累计达到500万亩,项目区农民平均每亩增收200元左右,预计增效超过10亿元。
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表示:“我们是一个以农业投入品为主业的央企,通过为农服务,帮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做点事,给国家农业发展多出点力,也是我们的责任。这些年我们为农服务的规模越来越大,形式也越来越贴近广大农民的需要。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为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钾盐(肥)行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也是中国最早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企业,2010年连续第20次入选并名列第203位。成立60年来,中化集团始终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为己任,不懈探索企业发展规律,努力做强做大,逐步由传统国有外贸企业转型发展为理念先进、管理科学、核心能力突出的新国企,在相关行业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领域,是中国第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中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种子)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并在高端商业地产和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具有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