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抛却“忐忑”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图/肖 川 

  还有不到一个月,兔年的春节就要到了,然而说起此刻的心情,农资人却有些忐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农资经营经历了价格震荡、需求疲软、供过于求的考验,让这个微利行业变得充满风险。大家聚到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市场变了,变得难以捉摸,变得不可预测,甚至变得有些让人恐惧。

  恐惧之一是眼见着不少同行在这场危机掀起的波澜中倾覆沉船了;恐惧之二是自己过去的“航海”经验不管用了,望远镜看不远、信号旗摇混乱了。是农资市场的海洋变了?还是自己的经验过时了?正像二战时罗斯福所言:我们唯一恐惧的正是恐惧本身。现在让农资人忐忑、困惑的正是这种状态本身。

  一片忐忑、困惑中有没有“淡定哥”?有。不久前我们到东北采访庆丰农资集团,感受到的正是一种沉稳和淡定。2008年以来,庆丰农资集团先后发起组织了6万农户参加的大豆专业合作社,形成了25万亩水稻种植基地,同时延伸出大豆、大米加工、粮食贸易,构筑起通畅的农业产业链。他们立足农资,又超越农资,实现了从农资向农业、向三农广阔领域的战略转型。危机让农资行业在更大的经济空间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农业、三农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参与其中的自觉意识。这就是庆丰农资集团带给行业的重要启示。

  其实,每一次危机都可能催生一次进步。虽然还有不少心有余悸的农资经销商在担心化肥价格出现大的波动,虽然还有不少人在观望。但更多的农资人从这两年的市场变化中渐渐找到了市场的起步点,从更加复杂的因素中寻找着农资经营的新方向。中国化肥行业作为一个关系农业的庞大产业,不可避免地与国际经济变化、国内经济形势、农资上下游产业以及政策导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懂得了这些,即便不能像庆丰农资集团那样很快从农业产业化中找到支撑,还是可以洞悉市场趋势、更新“航海”经验。在目前美元量化宽松、人民币流动性增加等货币充盈背景下,化肥原料成本、煤炭、天然气价格的上涨,都为化肥价格的坚挺提供了支撑;同时,CPI增长、企业薪酬水平上调以及春运造成运力紧张,不论短期还是长期,化肥价格都没有理由降到更低的水平。相反,如果现在备肥不足,春耕用肥激增,加上春运因素,很可能导致后期用肥紧张和肥价猛涨。价格剧烈波动不仅使农民受害,最终伤害的还是农资行业。

  据相关调查,上年第四季度化肥行业景气度全面回升,为今年全行业形势好转提供了基础,提振了信心;同时近期将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将首次聚焦水利建设,常言“水肥一家”,这个决策对化肥行业无疑是极给力的利好消息。让我们抛却忐忑,用坚定和辛劳迎接又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吧!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