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倍丰杯”2010《中国农资》头条新闻大赛


  2010年《中国农资》以新的姿态与大家相伴一年有余,感谢读者的支持与厚爱。“倍丰杯”全国农资头条新闻大赛是由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和中华合作时报社共同举办的,从2010年1月开始陆续推出了系列重点焦点稿件。

  现将2010年《中国农资》头条新闻大赛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为《直击西南大旱看肥市系列报道:春雨贵如油 焦渴的西南在渴盼;蜀渝——齐心抗旱魔 播撒西南绿色希望》,由本报记者汪洋、于江灵、王旭波、徐晓磊共同采写,其分别发表于《中国农资》4月2日6-8版、《中国农资》4月9日5-7版。

  二等奖为《经销商喊冤:不合格产品谁之责》:由本报记者张涛采写,其发表于《中国农资》5月21日5版。

  三等奖为《“聚焦化肥产能过剩”系列报道:中国不能成为世界化肥工厂》,由本报首席记者阴剑锋采写,其发表于《中国农资》7月30日5版。


  直击西南大旱看肥市系列报道:

  春雨贵如油 焦渴的西南在渴盼蜀渝——齐心抗旱魔 播撒西南绿色希望

  中国农资传媒派出6名记者奔赴受灾严重的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地一线,对抗旱救灾的有关情况进行全方位报道,记者们克服种种困难深入企业、深入农村、走进田间地头、访农户、看销售、问价格,他们用一段段文字、一组组画面,描绘了灾区人民与企业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抗旱魔的优美画面。

  经销商喊冤:不合格产品谁之责

  “商迎宝事件”在农资圈里绝非个案,经销商在遇到产品不合格时如何为自己维权?本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还原了此案的原始面貌,借以此案提醒所有经销商,一定要向供货商索要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以免再有类似事件发生。

  “聚焦化肥产能过剩”系列报道:中国不能成为世界化肥工厂

  关于化肥产能过剩,记者直接指出,我们不能依靠出口解决问题;我们要寻找产能过剩时代的企业生存之道。还引用业内人士的话直接点题,“当中国从化肥进口国突然转身成为化肥出口国的时候,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清醒,中国化肥是用来保障中国农业的,不是用来出口换取外汇的,中国千万不能成为世界化肥工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