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春耕 信心 钾盐境外开发
二月份恰逢中国农历新年,牛年与虎年首尾相接之月。牛奋四蹄开锦绣 ,虎添双翼会风云。过去的2009年,澳门回归十周年、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普天同庆。而我们的化肥市场,同样经历了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的一周年,同样度过了经济刺激政策的一周年,但我们顶住压力,挺过来了。氮肥从2009年10月起,国内尿素价格一路看涨,从十月前的“一声叹气”到当前的“春光无限”,短短数日间让氮肥市场重新找回了自信。临近春节,尿素、磷铵市场均以平稳为主。我们回味昨日的冷霜冰雨,轻拂今春的煦风暖阳,期待佳节后的流光溢彩。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0年春耕将在春节过后陆续启动,对于2010年春季市场运行而言,形势向好,价格平稳运行是主基调,资源充足,基本供需平衡。化肥价格略有小升,品种价格区域差异是市场运行的必然,大幅上涨或中幅下跌的概率已经不存在,有利于市场运作。各地在春节前无论是尿素、磷铵、复合肥的市场都以稳定为主,经销商谨慎灵活掌握市场动态备货,各方都做好准备迎接春耕。
与此同时,我国境外开发钾盐企业正面临着国家政策和自治的双重考验。即将在2010年6月在老挝建成投产的中农矿产资源勘探有限公司的10万吨钾盐项目,包括云南中寮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水电矿业(老挝)钾盐有限公司、四川开元集团在未来5年都有项目投产。这些第一批“走出去”到老挝开发钾盐资源的中国企业,经过几年的投资建设,取得了令人慨叹的成就,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企业却遭遇了一些政策羁绊,使他们难以发挥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
活动
中国农资传媒全国专家顾问委员会成立
2月5日上午,中国农资传媒专家迎新座谈会暨全国专家顾问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中华合作时报大楼内举行。二十余位业内著名专家和部分生产企业代表以及中国农资传媒全体成员参加了座谈会。中国农资传媒领导班子集团宣布中国农资传媒专家顾问委员会成立,并为到会专家颁发了聘请证书。本次活动旨在团结专家,为现代农业服好务;依托专家力量,办好中国农资传媒。到会专家各抒己见,就办报宗旨、报道方向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焦点
文章:《氮肥2010:厂商在自信中缓解压力》
刊登日期:2010年2月5日《中国农资》周报第5版
作者:《中国农资》记者 张涛
关注点:从去年10月起,国内尿素价格一路看涨,短短数月间让氮肥市场重新找到了自信。但是受煤炭、天然气、电价等资源的影响,在推动价格上涨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氮肥企业的压力。氮肥,特别是尿素一直被农资人看成一种变相的赌博。其时间短、变化快、涨跌幅度大等特点充满了变数,本文从政策、需求、成本、产能、流通、趋势等全面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解开了疑惑,让人们摸清市场的动脉,看清了市场的迷局。
传媒回放
政策:
2月11日,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10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春耕化肥供应的通知》。通知要求做好五项工作。其中包括保障原材料供应;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运输和信贷支持;做好淡储调控;维护市场秩序。
2月21日,农业部表示,2010年将围绕送政策送信息下乡、加强技术培训、加大生产扶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4个方面为农民办理26件实事。 其中包括为1.6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和对100万新购置农机具的农民开展培训等。
事件:
2月2日,华农农资连锁与河南心连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农农资连锁致力于以国内骨干化肥企业及国际大型化肥集团为重点,建立长期稳定的核心供应商战略联盟体系。河南心连心是国内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化肥企业、中国石油化工百强企业,并且在河南省化肥销量名列第一,双方都认为此次战略合作是双赢。
2月4日,永业携手央视《致富经》寻找三农榜样:永业生命素杯首届三农“致富榜样”推介活动在北京启动,本届推介活动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主办,永业集团冠名支持。此次活动将对我国涉农领域百姓创业者做首次盘点,寻找三农致富榜样,为中国百姓打造涉农创业新风向标。
声音:
农业需要综合考核。 ——以色列海法化学工业公司北京办事处经理彭渤
本报2月5日报道:本报记者对彭渤进行采访,她阐述了中国在化肥国际贸易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并指出农业是需要综合考核的,施肥后的性价比是否能上得去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否则产品开发则达不到最佳效果。
硫磺涨价致使磷铵行情水涨船高。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
本报2月26日报道:武希彦分析硫磺涨价原因时说,2009年我国进口硫磺1230万吨,由于后期涨价全年平均价格维持在57美元/吨,但是市场供需关系敏感,需求的增加导致供应紧张,一些供应商借机炒作,价格涨势很猛,已经接近200美元/吨。纵观后市,硫磺市场泡沫已现,但目前硫磺供应商还没有国际联盟,不会像钾盐行业那样市场稳定,此说法在接下来的市场中得到印证。
中国农化服务当务之急是明确肥料配方的发展方向。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农化服务主管贾可
本报2月26日报道:对于我国特殊的农业生产状况和化肥企业来说,配方越精确农民的可操作性越差,并且难以满足大型化肥企业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运营的实际情况。因此大型复合肥企业配方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一定农业共性区域内设计同时满足农艺和工业生产要求的区域型复合肥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