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棚西瓜覆盖栽培防误区
目前各地在大(中)棚西瓜栽培上存在的诸多误区如下:
盲目抢早
抢早是最大的误区。春季是全年最缺瓜的季节,此时西瓜提早几天上市效益将显著增加,因而出现盲目抢早现象,并采取一些不科学的早熟措施:①盲目提早播种,一般冬春茬大棚栽培的适宜播种期是在1-2月份,而有的瓜农却提早到上年的11-12月份,这样把西瓜生长的前中期置于一年四季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从而大棚的保温防风管理比较困难,坐果也很难,即便结果,果实果型小,产量低。②在西瓜果实发育后期,个别瓜农采取扣膜不放风的“高温闷棚催熟”法,促使瓜瓤转色变红,形似熟瓜,实际上此时果实内的糖分尚未充分转化,因此糖度低、口感差,严重降低了品质。③盲目使用激素。大棚西瓜栽培普遍存在低温坐果难的问题,各地的经验证明,科学合理地应用坐瓜灵类激素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但是有些瓜农盲目滥用激素,如温度正常时也使用坐瓜灵,使用浓度过大,使用次数过多。还有的盲目乱用其他激素,最终导致商品瓜外观差、口感品质差、安全质量差而影响销售。
选种不适
目前各地大棚西瓜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为优质早熟中果型品种和极早熟小西瓜品种。个别地方少数瓜农为了追求产量,采用了大果型品种和迟熟的无籽西瓜品种,结果产量虽然提高了,但效益均不如优质中、小果型品种。
栽培失误
大棚栽培西瓜除小西瓜适宜采用立式吊蔓栽培方式外,一般均采用爬地栽培方式。爬地栽培的瓜个大、产量高、管理又方便,而个别新瓜农试用新技术,采取立式吊蔓栽培,结果是瓜多、瓜小,产量是提高了,但商品质量下降了,既费工,效益又不好。
生瓜上市
生瓜上市一般不是技术失误所致,而主要是由于西瓜经销商的误导所致。瓜商收购时主要要求外观美、瓜果大,而对成熟度的要求不严,尤其在长途外运的西瓜上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翟洪民)
防御苗木霜冻“五技法”
霜冻危害苗木的原因是,霜冻来临低温使植物细胞间隙的水形成冰晶,并继续夺取细胞中的水分,冰晶逐渐扩大,不仅消耗了细胞水分,而且引起原生质脱水使原生质胶体变质,从而使细胞脱水引起危害。同时,破坏细胞膜和原生质的结构,影响细胞代谢过程。霜冻会使苗木局部伤害,造成落花、落叶,失去食用价值或全株死亡。下面介绍苗木防御霜冻“五技法”,以供参考。
施肥法 在霜冻来临前3-4天,在田地里施上厩肥、堆肥、草木灰等暖性肥料,既能提高地温和土壤肥力,又能使苗木生长旺盛,增强机体抗寒能力。霜冻过后,对受冻伤的苗木要及时进行追施肥料、浇水、松土等管理,并注意及时喷药防止病害发生。
覆盖法 寒潮来临前,用禾秆、草帘、席子或大薄膜袋覆盖在苗木上面或将整个植株束扎好,这样既能保护叶片不受霜冻,又能保护心叶和生长点不受霜冻及冷风冷雨的侵袭。
熏烟法 根据天气预报,在低温霜冻即将来临时,于上风处利用杂草、枯枝、落叶或木糠等熏烟。在地面温度还未大量散发以前点火,让其慢慢燃烧,以提高靠近地面气层的温度,并防止冷空气下沉,达到防霜冻的目的。熏烟一般能提高地表温度2-3℃。
灌溉法 灌溉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可减少辐射冷却,使夜间苗木的叶面温度比不灌水的提高1-2℃。灌水选择在冷空气过后而霜冻还未发生时最好;也可在苗木即将受冻前即霜后第二天太阳未出之前,采用喷雾式把水喷洒到苗木上去,给植株喷水洗霜。
混合法 对条件适合的小范围苗木可用在以下两种方法增温防冻,一是吹风法,即在晴朗夜的近地层常为逆温层,用吹风机吹风搅动,把上面暖空气搅动向下混合,达到提高下层温度,以防结霜。二是加热法,即在果园或珍贵作物园,摆许多加热炉直接加热空气,这样可使霜凌无法形成,规避冻害。
(胡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