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脊集团率先解决了鲁奇气化煤气水处理难题,熟练掌握了适应山西煤种的大型煤气化技术集成,并使大型鲁奇煤气化技术全部实现国产化。在煤化工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有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处于领先地位。
——王光彪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特色”的发展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准确把握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优势,推进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转方式、调结构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天脊集团明确主攻方向,依托自身独特优势,用节能、环保、低碳、清洁的方法发展煤化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全力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大型现代煤化工集团。围绕这一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天脊集团董事长王光彪。
笔者:解决企业遇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天脊集团对此有何明确定位?
王光彪:天脊集团必须以积极的态度顺应新的形势,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当前和今后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加以确定,下大决心把企业从过去简单靠资源、靠规模、靠大投入的发展方式,引向依靠自身优势、靠科技、靠品牌、靠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型、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发展思路上来,优化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效率,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笔者:转方式、调结构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天脊集团具备哪些发展条件?将进行怎样的结构调整?
王光彪:首先应该总结和反思近几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早在2001年我们就确定了“肥化并举,内外并举”的发展思路,先后确定和实施了27万吨硝酸、合成氨扩能改造、13万吨苯胺、高平40-60尿素项目、潞城西部30万吨焦炉气制甲醇工程,从此天脊集团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其中,本部硝酸、苯胺和合成氨扩产项目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获得了巨大成功,也为企业应对危机、战胜困难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这种依托企业优势,少投入、多产出的发展模式值得总结和借鉴。
要继续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特色”的发展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准确把握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优势,推进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一是根据化肥产能长期过剩和产品没有成本优势的特点,适当调整化肥和化工产品比例,减少化肥生产,提高化工产品生产比重。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多元、多变的特点,加快开发新产品,形成多品种、小规模、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三是按照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加快下游产品的扩能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增加产出、降低单位产出的消耗和排放。四是发挥企业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技术路线和高质量、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的产品路线。
硝酸磷肥是天脊的特色产品、核心主业,在同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多年来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但是,随着同行业的发展壮大,化肥品种不断增多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发展。硝酸磷肥也面临提高养分、提升质量、增加系列产品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装置的规模优势,增加含钾追肥品种和高含量底肥品种等系列产品,适当减少现有二元硝酸磷肥的产量。加快三元复合肥项目的施工进度,尽快实现满足需求多元、多变的多样化产品结构。
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复肥脱硅除钙项目的实施,改善工艺操作,优化产品质量。以上三点是一个具有较强互补性的“一揽子”硝酸磷肥及系列产品结构调整方案,必将对巩固天脊特色产品、满足市场多元需求、稳定销售价格、实现企业利益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转方式、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讲要依靠技术力量来推进,天脊集团有何独特的技术优势?
王光彪:天脊集团率先解决了鲁奇气化煤气水处理难题,熟练掌握了适应山西煤种的大型煤气化技术集成,并使大型鲁奇煤气化技术全部实现国产化。在煤化工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有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处于领先地位。企业自行研发的《大型鲁奇煤制氨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年来,为潞安煤制油、大唐国际、神华集团、内蒙新奥、新疆广汇等煤化工企业组建了队伍,输送了人才,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
天脊集团合成氨装置是目前世界上首套大型煤制氨装置,单套装置的产能已由30万吨/年扩大到45万吨/年;间接冷冻法、双轴造粒技术年产100万吨的硝酸磷肥装置,其技术国内独一无二,其规模具亚洲首位;年产81万吨双加压硝酸装置是亚洲最大的生产装置,是国内硝酸行业的龙头老大,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硝酸生产技术,公司也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大型双加压硝酸装置的国产化;管式反应多孔硝铵生产装置和绝热硝化液相加氢苯胺生产装置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这些大型装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使天脊集团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驾驭大型煤化工装置的实践经验。
笔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资源消耗型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天脊集团对此有何具体做法?
王光彪:天脊集团从2005年开始,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中心,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节约化”的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积极创造条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组织实施了一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项目。
在转型发展中,天脊集团将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重点放在本部合成氨装置和生产系统“大装置、大系统”的节能挖潜上,力争取得成效。新增项目不仅产品、技术要高起点,先进适用,而且能源资源消耗指标要最先进最低,废弃物吃干榨净全循环、零排放。总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节能、环保、低碳的发展之路,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