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前瞻未雨绸缪之道(下)


  钾肥问题大规模行业调查之二:

  问题:必和必拓留给我们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是一马当先极力阻止必和必拓收购PCS,或巨资竞购PCS?抑或甘为人后,放弃角逐,潜心提高自身竞争力?国内钾肥业内人士对此看法不一。

  □ 《中国农资》实习记者  丁文健

  收购成功:中国或成必和必拓盘中餐

  无论必和必拓收购PCS是单纯的市场兼并行为,还是垄断性的资源掠夺,再或者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政治因素,收购一旦成功,将对国际市场产生极大影响,使钾肥市场发生不可预期的变化。

  虽然短期内收购行为不会对我国产生很大影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影响不可避免。有企业认为,即使必和必拓收购成功、加强对钾肥行业的垄断,无非是价格水涨船高,企业并没有利益损失。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旦中国钾肥行业受控于必和必拓,中国钾肥企业甚至整个农业安全,岂能有“完卵”?

 

  访谈对象1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行业组织    

  位置:北京  职位:管理层

  观点:采取措施阻止收购计划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盐公司是必和必拓“百年大计”中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必和必拓会“不择手段”,如果不加以巧妙地采取措施,收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收购成功,对世界和我国钾肥市场影响巨大,他会进一步掌控主要流通渠道。即使中国企业获取周边资源,进口也是问题。

  应在国家的安排和支持下,组成专业组着手阻止收购的一系列行动:加拿大钾盐公司是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的公司,章程规定,必和必拓要收购到90%以上的股份才可以拥有重大决策权,我们就要去掌控10%以上的股份,从根上彻底打破恶意收购计划;从加拿大钾盐公司自然人股东手中收购5%股份,再与自然人联合5%以上股份,控制10%以上加拿大钾盐公司的股份在手;同时向商务部提出对此收购案进行反垄断保护,以争取一定的时间,可通过加拿大和美国的反垄断局进行。

  

  访谈对象2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钾肥生产企业   

  位置:青海   职位:管理层

  观点:收购计划对国内钾肥市场影响不大

  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盐公司,对业界影响比较大,我认为不会对国内钾肥市场造成太大影响。目前国际钾肥产能相对过剩,国际钾肥生产三大巨头控制了全球80%以上的钾肥生产。从供求关系上来看,全球的钾肥需求是4500万吨,但钾肥产能是5500-6500万吨,整体供大于求。因此,供求关系决定钾肥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增长。

  此次收购成本比较高,需要约400亿美元的资金,国内企业收购,不管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收购的话,成本之高会影响到企业后期的发展。

  

  访谈对象3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政府信息部门   

  位置:北京   职位:研究员

  观点:收购计划或存在政治经济双重因素

  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盐公司就是一种兼并行为,不完全是资源掠夺行为,作为跨国集团,它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我国没必要介入其中。

  一方面,必和必拓作为一个金融企业获得了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几大财团的支持,资金雄厚,我国的钾肥企业很难与之抗衡。另一方面,我国虽然是钾肥使用大国,但是从加拿大进口钾肥量不大,而美国大部分钾盐来自加拿大,作为邻国经常彼此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必和必拓收购事件可能跟美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必和必拓收购计划既有经济考虑,也有政治方面的保证。

  

  访谈对象4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行业协会   

  位置:北京   职位:管理层

  观点:阻止收购难度大,提高自身是根本

  从国际市场来说,钾盐行业是个相对垄断性的行业,垄断性比较高。如果必和必拓成功收购加拿大钾盐公司,对国际钾肥行业来说不利。但是,如果中国与必和必拓抗衡,用几百亿美元去收购成本太高。我们要做的一是关注收购进程,二是提高自身竞争力,把握钾肥的市场规律,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访谈对象5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钾肥生产企业   

  位置:青海   职位:管理层

  观点:收购计划成功将制约中国钾肥市场

  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盐公司牵涉到国家的一个战略问题,对中国钾肥行业的影响将非常大,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大钾肥行业的垄断性。我国对钾肥进口依存度比较高,所以我国实际上没有受益,反而遭受很大的制约。

  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盐公司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从短期来看,我国要采取措施。站在国家的角度,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动用国家相关力量,采取措施阻止收购成功。不能因为我国钾肥产能高、必和必拓的经营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就持观望态度。钾肥牵涉到农业的安全,国家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采取相应措施。

  

  访谈对象6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钾肥生产企业   

  位置:青海   职位:管理层

  观点:必和必拓必将把控中国钾肥市场

  不要把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盐公司的行为看成是一个单纯的资源掠夺的行为,必和必拓是一个金融企业,掠夺资源只是一个手段、一种工具,不是真正目的。必和必拓不是单纯的抢矿,它具有强大的金融性,并对这个领域进行全方位围剿式攻击,并非简单操纵市场的行为,而是一套完美、复杂的程序。

  站在国家立场,收购成功肯定是不利;站在企业角度,收购是一件好事,收购的目的是垄断,垄断的目的是抬高价格,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收购成功就意味着进入加拿大市场,为什么不能进入中国市场呢?所以,必和必拓肯定会进入中国市场,控制中国钾肥命脉,现在不能确定的是留给我们准备时间的长短。

 


  钾肥问题大规模行业调查之三:

  问题:“走出去”的企业身先士卒,但是项目推进过程艰难,后续政策如何跟进?面对资源“大佬”疯狂的并购大潮,已经获得的资源何等难能可贵!如何利用手中资源,业内这样看……

  □ 《中国农资》记者  刘学胜

  走出去:整合和支持实现大象快跑

  我国一些企业已经在老挝、刚果(布)等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争取到了很多宝贵的钾肥资源。对于那些难以争取到的资源,放弃未必就一定会造成损失;对于能够争取到的,如果没能较好地去把握,或者因为一些外部因素而没有争取到,则一定会对国内钾肥供应带来不利的影响。

  但是,目前以分散的形式走出去,很多企业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那么,走出去的企业该如何定位?需要为他们提供哪些政策支持?

 

  访谈对象1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钾肥企业        位置:青海      职位:公司高管

  观点:周边钾肥资源对国内是有益补充

  现在我国周边的俄罗斯、泰国、老挝等国家钾肥项目发展迅速,对于国内钾肥供应是一种有益补充。

  目前对国内补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周边国家进口钾肥;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钾肥生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白俄罗斯钾肥,每年都有大量的钾肥出口到中国,而且他们的价格一直是进口钾肥中的低价位,并且运输方便,且又很快捷,对国内钾肥供应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另外一种补充形式是我国企业在国外寻找钾肥资源;在老挝等国的钾肥项目建设速度比较快,中农、开源等大公司都在积极参与,相信对国内钾肥供应也会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访谈对象2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钾肥科研单位        位置:青海      职位:研究员

  观点:走出去不仅要融合还要整合

  我们非常希望国家能够支持企业走出去,毕竟国内的资源是有限的。但走出去的企业都不容易,不仅需要和当地融合,还希望对企业进行整合。

  “走出去”的企业能够获得钾肥探矿权和开发权的地方都是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很薄弱,政治局势也不是特别明朗,和原住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如果不能很好地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融合到一起,就难以实现长远的发展,除了与当地经济进行融合,还要尽量和当地的民生靠近。

  “走出去”的企业不容易,需要国家在钾肥上制定一个非常明晰的战略,得到行业的理解和支持后,在资源和企业间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外开发的整体性。整合后可以加大对某一项技术的研究,为境外的中资企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及其他的一些保障条件,从而实现整合起来的优势。

  

  访谈对象3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信息部门     位置:北京      职位:研究员

  观点:先将周边国家的钾肥资源利用好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企业已经在老挝、刚果(布)等国家得到了一些钾肥资源,首先要将这些已经得到的资源充分保护好,不能将这些资源给丢了。而要将这些资源稳住,需要协调一定的对外力量,将这些“走出去”的企业联合起来,大家形成一个合力,从而重点攻克一些比较优质的钾肥资源。此外,在可行的条件下,要进一步增加在加拿大的资源量。

  

  访谈对象4

  基本情况——公司类型:行业协会     位置:北京      职位:管理层

  观点:要将走出去的政策落到实处

  从长远看,这些在外的钾肥资源将对国内钾肥供应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如果能够实现300万吨的生产能力,国内钾肥的自给能力就能达到80%以上,这样就不会受到国际钾肥巨头的垄断影响。所以,关键是提高自己控制的钾肥资源量。我国对外钾肥资源开发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比较缓慢,要想实现钾肥的长远发展,需要国家将政策支持落在实处。

  第一,增加国内拍卖的力度,从而在资源上扩大供应量。

  第二,扶持现有企业,加强综合利用的开发力度,扩大钾肥的生产能力。此外,在运输等配套条件方面,也要尽量进行改善,提升现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对于国外资源,政府可以鼓励企业购买股权,从而控制更多的资源量。

  第四,在国外钾矿资源开发上,要发挥协会作用,将走到国外的力量组织起来,推出一些协同措施,避免几家公司共同去争一个矿的混乱现象。

  第五,国外的钾肥市场,国有企业很难进去,而民营企业却很容易介入,因此可以考虑扶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