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9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型农药缘何不被农民接受

张改云

  日前,笔者在陪同山西省宁武县质监局推广农业标准化时,就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发现,如今很多农民仍然喜欢使用高毒的传统农药,而对于一些新上市的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农药却并不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观念难改。多少年来,在农民头脑中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传统观念,那就是毒性大的农药杀虫效果肯定比毒性小的农药好。特别是在使用农药预防病虫害的实践中,他们基本上掌握了传统农药的使用方法。常言说:“习惯难改”,因此近年来虽然不断有高效低毒农药上市,可仍然有很多农民对传统的化学农药情有独钟。

  其次是宣传滞后。让农民接受一项新事物的过程比较缓慢,而且种庄稼是种一茬收一茬,一旦有个闪失,就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新型农药宣传时,广告必须跟上,而且形式应多种多样,语言应通俗易懂。

  再次是示范较少。由于东西南北温差大,气候变化多端,南方适用的,北方不一定适用;平川适用的,山区不一定适用。而农民无论使用什么新技术,都非常讲究适用,因此农技部门应该首先建立更多试验田来指导使用。实际推广中,可以让种田大户免费试用一些新农药,取得经验,让农民亲眼看见,亲耳听见,这样一来接受新农药的速度自然要快得多。

  第四是价格较高。新型农药由于产量不大,种类相对没有传统农药全,再加上前期研制经费,所以生产成本高,售价也相对贵一些。现在农民种地更是精打细算,哪个便宜用哪个。

  因此,要让高效低毒农药与生物农药真正占领市场,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只有工作做到家,农民才能自然愿意接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