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中国农资传媒记者 师 蓉
访谈嘉宾:
中国农资传媒副总编辑 孙立新
烟台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学江
新疆满疆红农资化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邹本泽
秦皇岛三农现代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竹
互动嘉宾: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副处长 杨 帆
广东省中加混合化肥厂厂长 丘俊威
山东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孟勤学
烟台西瑞康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 刚
重庆市万植巨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 李 进
BB肥企业要打造四位一体模式
主持人:现在BB肥行业发展也遇到很多方面的难题,比如说政策瓶颈、市场监管混乱等问题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请烟台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江谈谈对行业的看法。
王学江:首先感谢中国农资传媒这么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BB肥料行业的发展,从五届BB肥行业论坛的召开,从BB肥行业国家标准出台到现在分会的成立,中国农资传媒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想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BB肥的定位实际上是生产、流通、科研、服务,四位一体的行业。把这四个方面都搞好了,BB肥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农民的投入也能减少,才符合国家低碳环保要求。
第二,BB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我认为应该是大单位小工厂、大设备小产量的模式。大单位小厂家指的是大的单位应该在全国各地建立小的工厂、建立网络,这样才能更适合当地使用。大设备小产量,是指有生产能力大才能保证旺季时产量供应,但产量不一定要大,淡季的时候就可以做售后服务,给农民测土或讲课等。
第三,从这几年来看,肥料登记特别制约企业发展。主要是一品一证,而且审批时间非常长,等证拿到手,肥料使用季节已经过去。现在更为麻烦的是,硫酸钾型肥料和氯化钾型肥料还要分开登记,高浓度和低浓度肥料也要分别进行登记。现在BB肥行业有了自己的分会,我希望分会能够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到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对行业的支持。另外,也希望分会能多组织企业加强自律,对农民负责,多提供有科技含量生态环保的实实在在的肥料。
BB肥配方应该因地制宜
主持人:除了管理办法外,我相信行业中还有其他需要解决的很多问题,请新疆满疆红农资化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本泽能够谈谈他的看法以及在对分会成立之后,他对分会工作的期望。
邹本泽:我谈两个观点:第一、我认为作物增产增收不仅要看化肥的投入,而且化肥的效果要和土壤、种子、天气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联系起来。客观地讲,BB肥在目前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没有氮肥和磷肥大。但随着大农业的发展,BB肥是趋势。BB肥要想发展更快更好,必须要做到测土、配方、加工和生产,四个环节一致发展。我建议BB配方不要跨区域营销。
第二,据我了解,这5年来,新疆参加测土配方的县市55个,资金2亿多,但有很多资金都被基层用到其他基础设施上去了。我觉得这是主管部门需要注意的,现在BB肥有了自己的分会,我也希望分会能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将部分测土资金补贴给农户或企业,让测土配方资金能真正转化成肥料产品施用下去。
减少流通环节 更利于BB肥发展
主持人:秦皇岛三农作为最早在国内开展单袋配肥的企业,也对BB肥行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也想听听张竹董事长对BB肥行业发展的看法。
张竹:从目前BB肥发展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瓶颈问题。我认为现在BB肥料生产技术、市场和国家政策都是问题的核心因素,不会因为这些方面就制约BB肥料的发展。最关键的地方在于现在中国肥料并不是直接卖给农民,而是卖给经销商,肥料好不好卖,老百姓认不认可经销商的推销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我感觉现在BB肥料如果能够越过这些中间环节,直接走向终端可能会推广得更顺利一些。
今天掺混肥料分会成立了,行业有了自己的组织,我建议以后开这样的会议,可以把更多的相关部门和组织都请过来参与现场讨论。让他们现场听到企业的呼声,这样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分会的发展。
发挥媒体优势 提升行业影响力
主持人:孙总既是掺混肥料分会的副理事长,同时又是中国农资传媒的副总编辑,对行业和企业发展都非常了解,请站在一个媒体、行业乃至企业的角度讲一讲对分会、对行业发展的建议。
孙立新:作为有15年历史的农资行业专业媒体,我想说农资传媒看似强势,但也很弱势。弱势是因为在整个农资产供销用产业链中,是非常薄弱的一环,但是又担负了重要使命,我们经历6年,从BB肥草创时代到行业标准建立,再到现在分会的成立。王学江总经理给我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种认可我们觉得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BB肥料行业的组织起来了,我们已经从一个产品跨越到一个行业了,因为组织有了,过去是单一的品种,现在是一个行业。在此,我也表个态,中国农资传媒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农资产业包括BB肥料行业的推广,下一步我们要在宣传上做实,配合企业做好宣传服务工作,结合自己媒体优势,联合专家,联合协会,配合企业把宣传工作做的更踏实,真正提升BB行业影响力。
同时,掺混肥料分会是行业企业自愿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团组织,推动行业的发展需要分会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同时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每一个企业积极参与和配合,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发挥出积极作用,这个行业才能真正做到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互动嘉宾:
杨帆:刚才王学江总经理说的这个事情,所有的企业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也非常了解。2000年《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出台后,随着肥料市场的快速发展,《办法》在执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肥料管理办法的法律层级较低,一旦发现企业没有按照规章去做,我们也不能收回登记证。所以,我们一直希望能将肥料管理上升到更高的法律层次,如出台肥料管理条例。在此之前,考虑到肥料市场的诸多问题,在没有一个有力的专门的法律条款来加以管理之前,农业部门只能维持原样去做。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发发牢骚就能解决的,我希望能够上升到法律层面来加以解决。我们也在做大量的调研,希望能解决这些管理问题。现在的状况是企业难受,管理部门也不好过,我了解大家都希望能去改变它。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肥料市场,必须要有一个有力的、专门的管理办法。我希望我们在看到现有管理办法不合理的同时不是光发牢骚,而是能提出一个更为合理的办法,保证市场的健康运作。
邱俊威:我们开展BB肥生产比较早,但是企业发展比较慢。我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不管是行业也好,还是企业,都确实应该好好思考如何才能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理念的创新。
孟勤学:我们希望分会能够从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例如企业面临的肥料登记证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企业很长时间,对于企业来说,资金都不是大问题,但是消耗掉的时间是无法弥补的。希望分会能够真正着眼企业的困境,为企业解决当务之急!
王刚:经过农资市场这么多年的跌宕起伏,我认为BB肥行业一不依靠资源,二不依靠资本运作,主要依靠的还是做自己的品牌,这就要求我们多练内功做好服务。我们也希望行业内能就如何研发出更好的产品和行业发展模式的问题多进行探讨,能够在BB肥行业创新发展上有更好的思路能够让我们借鉴。
李进:我认为现在行业需要大家共同组织起来,加大农化服务和宣传工作,提升BB肥料内在品质。我们企业在自身创新上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企业发展中遇到最大的困惑是,现在规定对有机-无机企业生产许可证的问题。我觉得配方应该要因地制宜,因作物而定,这样必然会有很多配方,但要是按照一年一个配方送检,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会制约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既然BB肥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国家应该也加强鼓励,也希望国家能在登记证上给企业提供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