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9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卖农资卖的是学问

厉金芹

  纵观近两年的农资市场,由于产能过剩以及同质化严重,使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使整个农资市场经营越来越困难。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化组织的大量出现,使得农民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家一户地到终端商那儿去购买农资,而是团购或享受批发,要求价格的最大优惠化必然会成为他们的首选。所以终端商要生存,那只有在为农民服务上下功夫。笔者作为基层经销商,对此也深有体会。

  一是确实能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科技素质。现在农民在使用农资时,不仅是购买商品,他还需要经销商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譬如庄稼治病防虫方面的知识。笔者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农民会把地里的病苗拿到店里来询问,经销商既要能查明病因,又能开方治病。这样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赢得市场。

  二是要善于搞好科普宣传。在很多人眼里认为这应该是政府的事,与经销商无关。其实搞好宣传,就是在农民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增强农民对你的认可度。当然,这种宣传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要结合当地农业实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像近几年发生比较严重的玉米粗缩病,刚开始农民都误认为这是买了劣质种子。笔者就把有关报纸上介绍的文章搜集、复印下来,张贴在门口自制的小黑板上,结合本村发病地块说明病因和采取如何预防措施,再经过实践,村民们都口服心服。

  三是要不失时机地向农民推荐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每个经销商必须要有几种过硬的产品,能吸引顾客调动起他们的情绪。像这几年推广的“硕丰481”、“免耕肥”、“控释肥”等等。别人不敢卖的东西,只要考察好了,就抓住时机进行推广,这样就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和客户。而且会给农民一种感觉:这儿新东西多,有一种旺盛的活力。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坐门等客的守旧方式。

  总之,农资商卖农资,最终卖的是学问,卖的是为农服务的水平。一个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思考,不愿真心为农民服务的经销商,最终必将会被淘汰出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