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9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平衡施肥应重视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施用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中心研究员 邵建华

  编者按:目前,由于传统化肥的施用量急剧增加,导致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日益严重。在日前结束的由中国农资传媒主办,天脊集团协办的中微量元素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建议,我国现在施肥的重点不应仅停留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上,应加大对中微量元素平衡的认识水平。那么如何改变我国中微量元素的应用现状?如何提高中微量元素的应用水平?……从本期起,本报将连续三期刊登业内专家对于我国中微量元素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中微量元素供给状况影响作物平衡吸收

  农业部关于“十五”期间控制农产品肥料的指导意见要求: 平衡施肥技术到位率达 95%以上, 并将平衡施肥技术作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控制肥料污染的首要技术, 在无公害生产基地普及推广。 

  当农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平衡时, 农作物生长茂盛, 植株健壮, 反之当一种或几种元素缺乏或严重缺乏时, 植株生长受到影响, 病态出现,缺乏不同的营养元素表现不同的病态, 易受不同病菌的侵扰。只有在补足植物缺少元素的基础上用药治病, 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从开始使用化肥至今有半个世纪, 人们已对N、P、K 等大量元素肥料有了足够的认识, 中微量元素因其量微, 至今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农业专家呼吁, 应尽快把农作物从土壤中取走的中微量元素返还给土壤, 以保持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平衡。

  由于中微量元素中Ca、Mg、Fe、Cu、Mn、Zn等金属元素极易与肥料和土壤中的碳酸根和磷酸根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 即使在肥料中配入足够量的中微肥, 农作物也无法按所配制比例吸收, 所以造成了平衡施肥但农作物无法平衡吸收的难题。我国的肥料利用率一直在 30%左右, 除了其它因素外, 中微量元素的不平衡也是因素之一。

  平衡施肥并不等于平衡吸收

  发达国家的平衡配肥与施肥已从N、P、K 三元复合肥发展到全元复合肥。美国植物营养学会还制定了在常量元素肥料中必须添加中微量元素的法规,以保证植物营养的平衡; 我国复合肥领域已有企业针对本地土壤缺素的情况配入中微量元素,有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为了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在正常施肥的情况下, 针对一些植物的缺素情况, 增施某一种或几种中微量元素, 这种做法虽为亡羊补牢之举, 但对平衡农作物所需的元素、防治因缺素造成的病害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国使用的中微量元素多数为简单无机盐, 利用率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些无机盐分枸溶性和水溶性两种形态, 枸溶性盐只有在酸性条件下, 才缓慢释放极少量的中微量元素, 当季利用率不高。而水溶性盐由于在水溶液中极易电离为单一离子, 而 这 些 离 子 除 Cl、B、S 等 非 金 属 元 素外,Ca、Mg、Fe、Cu、Mn、Zn等金属元素均为可溶性无机盐, 当配入三元复合肥时, 迅速与磷肥中的PO3-4 、HPO-4 发生反应, 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而失效, 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是可溶性的, 但进入土壤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则发生水解, 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 有的氢氧化物脱水状态下则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如FeSO4, 施肥时是可溶性的, 在pH≥3.5 时水解为Fe(OH)2 极易氧化为植物无法吸收的Fe2O3, 这就导致了平衡施肥但农作物难以平衡吸收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发达国家利用EDTA、柠檬酸、黄腐酸、酒石酸等作为螯合剂, 将微量元素生成螯合物加入复合肥, 有效地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稳定性, 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但上述螯合剂成本高, 我国复合肥属微利产品, 在农民对全元平衡肥料缺乏认识的情况下, 接受并使用这一高价肥料难度很大。

  中微量元素配入基肥施用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节省劳力的方法。为了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还可将氨基酸中微肥作为叶面肥、水浇肥、滴灌肥、喷施肥等多渠道补充施用, 也可配入农药, 制成“药肥合一”的产品, 使用效果更为显著。由于农作物植株健壮, 发病率下降, 农药用量可减少。

  中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自从 20 世纪发现微量元素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以来, 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微量元素作用机理的研究, 大规模生产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成为世界化肥研究的重要课题。微量元素的作用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我国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 70%以上, 一些高产田由于长期过量的使用氮、磷、钾等常量元素肥料, 土质恶化, 增产幅度已很有限。针对性地施用微肥, 是提高中、低产田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也是维持高产田连续增产的重要手段。

  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施用微肥都有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可达到 5%~ 50%, 尤其是中、低产田效果最为明显。经验表明, 某种微量元素缺乏越严重, 对某种作物越敏感, 施用后增产效果越明显。如陕西省玉米施锌试验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把玉米产量水平分成 200、200- 350、350- 500、> 500 kg, 测得这些土壤中锌含量分别是严重缺锌、中等缺锌、稍微缺锌和基本不缺锌4 个等级, 施用锌肥后, 增产率分别为30.7%、8.1%、6.8%和3.5%。湖北等地水稻施锌结果表明, 水稻产量水平 250 kg 以下, 平均增产采 35.5%; 300- 400 kg, 平均增产 19.4%; 400- 500kg, 平均增产10.5%。在一些微量元素严重缺乏的地区, 针对性的在果树、蔬菜上使用微量元素, 最高增产幅度可达100%。

  (2)改善作物品质。大量多元素肥料的施用, 大大改善了作物的无机营养平衡, 农产品的品质大为改善, 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一些地方性缺素造成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预防。对棉花、红麻等经济类作物, 还可增强纤维强度。

  (3)减轻作物病虫害。由于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大大增强了作物的抗性, 使农作物可以健康地生长。

  (4)减轻环境污染。平衡施肥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减少因肥料流失产生的环境污染。

  (5)提高经济效益。生产中N、P、K 的投入与产出比一般为 1∶(5-10), 微量元素配入施用, 虽用量极“微”, 投入产出比却高达1∶(50-100), 甚至更高。

  相信, 随着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平衡施肥的重视, 中微量元素的应用必将大受欢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