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9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区营销未来将靠服务制胜
——访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商丘销售分公司经理索利君
本报记者 赵光辉

  索利君,从1999年到河南商丘负责区域市场营销工作,转眼已经11年。

     索利君,从1999年到河南商丘负责区域市场营销工作,转眼已经11年。回顾这个历程,他说,自己没什么可表扬的,总之是要把任务完成、工作做好。今年市场形势很严峻,为做好豫东销售工作,他已经瘦了10多斤。好在上半年商丘分公司超额完成了销售进度,他说这话时才露出了笑容。

  大区销售工作要从细微处入手

  1999年,商丘分公司刚成立时销售只有500多吨。新市场、新产品、新面孔,头三脚最难踢,索利君说,刚到商丘时觉都睡不着。

  一天索利君早起溜达,在一个墙角看到一张当地为农民婚丧嫁娶服务的唢呐队的广告,他灵机一动,何不联系他们试试?几场一试,很吸引人,把企业、产品和科技结合到里面,也深受农民欢迎。结果一年下来,演了200多场,销量一下子增加到7100多吨。在天脊,他开了文化下乡的先例;在天脊,他还最早组织用户到企业参观。最初在介绍产品时,农民问他“你们天脊有我们县化肥厂大吗?”索利君想到农民还是相信眼见为实。于是第一批组织了70多位农民到天脊参观,回来后农民把所见所闻传播开来,像是做了一场盛大的广告宣传;在日常的广告制作上,索利君也细致入微。他发现化肥厂家广告都大同小异,大多数广告宣传页发出去后都被农民扔掉了,根本起不到作用。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发现农民在路边疯抢什么东西,赶过去一看,原来一辆文化用品运输车把一些作业本遗落在马路上。索利君马上就把宣传单页的内容印在学生们用的作业本上,成本一毛多钱,但深受农民欢迎,再也没有随手丢弃的,还把企业的影响扩大到了孩子们。

  网络建设管理和服务两手都要硬

  要想在一个地区市场站稳脚跟,没有自己的网络体系支持肯定不行。索利君在网络建设上遵循了这样的思路:从新的农资经销商中寻找有潜力、重信誉的,发展成为自己的县级代理商,然后由他向下发展寻找基层经销商,构建自己的网络。由于思路对头,措施得当,天脊在商丘的网络很快就建立起来。目前全区有9个县级代理商,664家基层门店,实现了无空白乡镇。最高的一个乡一年就销了700多吨。

  对经销商的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索利君说,一句话概括就是“激励好的,鞭策差的”。把销售返利向优秀经销商集中,每年还奖励优秀经销商出去旅游;对完不成任务的经销商就采取“末位淘汰”制,每年业绩排最后三名的经销商就要被淘汰、更换。就要奖罚分明!索利君说。当然,我们该做的工作一个不能少。比如辅导代理商做好专营,让他们有很好的利润。现在商丘的天脊代理都是专营,除了天脊的产品别的不想。为什么?一是化肥经营的资金量还比较大,分散了资金,往往哪个都没有优势;二是天脊近些年在产品和规模上不断提升,如果分散了资金和精力,你很难跟上天脊的前进步伐。所以,在代理商中形成了专营天脊品牌,专心天脊事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商丘分公司每年销售各类天脊化肥40000多吨,在商丘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都名列前茅。

  未来将是服务制胜的时代

  商丘地区属于豫东,共6县2区,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汇处,传统上是个化肥集散地,化肥市场竞争激烈。商丘农民普遍每家三到五亩土地,种植结构上主要以小麦、玉米和棉花为主,历史上农业相对落后,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外出打工的劳动力较多,农业基本上还采用老的模式。因此,服务就成了商丘化肥经销商立足的根本。索利君说,我这十几年来看到许多厂家,曾经风光一时,后来都销声匿迹了,因为服务跟不上。

  未来将是服务制胜的时代。索利君说,我们天脊在商丘的服务主要沿着一个思路去做:一是因地制宜做好对农民的服务。包括了解农民的种植结构、用肥习惯,以及这方面的变化。现在商丘农业的集约化还刚刚起步,主要还是以老人小孩为农田主要劳动力。那么天脊首先是要为农民提供优质且适销对路的化肥。比如近两个月来天脊推出的39%含量的复合肥新品种,适应了市场需求,加之通过“新网工程”推动,效果很好,商丘4800吨的任务目前已经完成了5500多吨。对农民的科技服务也因地制宜。他们采取上小课的办法,随时随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讲授天脊化肥的用法用量。同时还增加了农民需要的种子、农药知识技能;二是因地制宜做好对经销商的服务。豫东百姓重视乡邻关系,索利君带领商丘分公司的20多名员工与广大经销商形成了不似亲朋胜似亲朋的关系。现在经销商家凡有婚丧嫁娶,天脊人都到场出力。有经销商孩子考上大学,也一定为他操办个祝贺宴席,派车派人,热热闹闹,让经销商倍感有面子。索利君说,我们真把人家当朋友,人家也会把天脊当成自己的事业。我们20多位员工即使浑身是铁,也赶不上600多位经销商的尽心尽力!这叫感情换来忠诚、服务换来销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