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害的症状。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与某些病害症状类似,在诊断上往往造成认识错误。在生产上应加强对除草剂药害的识别。常见几种类型的除草剂药害表现如下:
苯氧羧酸类:常用药剂有2,4-滴、二甲四氯、2,4-滴丁酯等。药害症状为叶、花、穗畸形。叶片厚、浓绿,卷曲,鸡爪状或葱管状;茎脆,易断,茎基肿大;根短粗,无根毛,植株矮小;严重时停止生长,皮层开裂,落花、落果,最后死亡。
芳氧苯氧丙酸类:常用药剂有稳杀得、禾草克、盖草能、威霸、骠马等。药害症状为植株畸形,生长点变黄褐色,心叶紫或黄色。
二苯醚类:常用药剂有草枯醚、杂草焚等。药害症状为叶片有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叶畸形,枯焦,无新叶。
酰胺类:常用药剂有拉索、都尔、敌稗、丁草胺等。症状为轻时叶黄,严重时叶出现斑点,卷曲皱缩最后枯死。
氨基甲酸酯类:常用药剂有杀草丹,灭草猛、燕麦畏等。症状为叶卷曲,分蘖多,茎基、新根粗短,植株矮小。
取代脲类、三氯苯类:主要有绿麦隆、扑草净、西玛津等。表现为缺绿症,从心叶和叶尖开始发黄,植株矮,生长慢。
杂环类:主要有百草枯、草甘膦、豆科威、恶草灵等。症状为叶变枯黄,最后植株枯死。
二、药害的防止。为了防止除草剂使用不当而产生药害,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技术,规范操作。1.注意除草剂与敏感作物。不同的作物对不同的除草剂敏感程度不一致。2.注意作物敏感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作物在发芽、三叶前及扬花灌浆期对除草剂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药害。3.严格掌握除草剂用量和浓度。5.明确“主攻部位”。一般土壤处理的除草剂“主攻部位”是杂草刚萌发、幼嫩茎叶等部位。而磺草灵在杂草盛期作茎叶处理。6.用药时间合理。如敌稗在2叶期,丁草胺在播前2-3天。7.发挥水的作用。西草净、果尔、禾大壮、农得时等施药后保持水层4-6厘米,可发挥药效,不产生药害;而杀草丹、除草醚在田块积水时易产生药害。8.禁止乱混乱用。除草剂混用可提高药效,扩大杀草谱,但盲目混用,易造成药害。9.注意喷雾机具的清洗。
三、药害的克服。一旦使用除草剂产生药害,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1.排毒。当用药最大时,应立即排掉田间灌溉水,数次用新水冲灌,并施入石灰等中和酸性除草剂。⑵若植株上除草剂多时,可用喷灌机械水淋洗,减少粘在叶上的毒物。⑶当田块局部发生药害时,先放水冲洗、耕耘,后补苗,再增施速效化肥。⑷若田块中毒严重,地块应暴晒,淋洗后深翻,无影响后再种植。2.加强田间管理。药害轻时,及时打顶或摘除受害部分,增施速效肥,并合理灌溉;严重时,翻耕土地,补种或改种;对禾本科发现筒状叶时,可多施分蘖肥和有机质肥,还可用稀氨水或1%石灰水喷施,并喷激素农药。3.应用安全剂。安全剂又称解毒剂。如用活性炭包覆种子或蘸根、蘸茎,或均匀撒于土表,可防西玛津对大豆、小麦产生药害;荼二甲酐可防止丙草丹等硫化氨基甲酸酯类对玉米的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