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倍丰”的山东版图
——访山东倍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坤
本报记者 吴 江 通讯员 张国强

  有人说:“商场如战场。”战场上除了必须以实力做根基,还需以奇招制胜,这是多数企业攻城略地的“杀手锏”。在波谲云诡的商场中,企业家除了梦想和持之以恒,还应具备两个“基因”——拥有学习能力和足够的情商。当山东倍丰公司以黑龙江倍丰母公司的实力立足市场、以焦坤为首的少壮派驰骋市场的同时,他们更以审时度势的睿智,屹立在山东的沃土上。

 

  A:“倍丰”抢滩山东市场

  开拓山东市场不容易,在化肥界,山东市场竞争激烈是出了名的。首先,价格之争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每年的旺淡两季,最高和最低两种极端价格都会出现在潍坊、临沂两地,同时品牌和货源间的竞争亦是风生升水起。“这里有海运钾、边贸钾、国产钾都在这个市场上汇集在一起、短兵相接,使山东倍丰主营的国产钾肥竞争十分激烈。同时,山东商家多、产品品种多,各大公司都瞄准山东市场,辉隆、浙农、中农、中化等品牌的汇集,使品牌竞争不言而喻。”

  虽然竞争环境等方方面面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但山东的市场容量优势也是得天独厚的。正如焦坤所说:“山东需求比较大,特别是潍坊、临沂两地,市场容量更大。倍丰集团注重埠外市场的开拓,就必然看重山东这块宝地。”

  面对这样一个市场局面,焦坤“盘点”过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谋略。边贸钾肥曾经是“倍丰”的主营业务,多年经营使他们在市场中锻造出自己独有的网络和品牌优势,焦坤的想法是将优势传承到相关品种的营销中。“陆运钾肥是我们的经营优势,我们就是要利用陆运钾肥的经营渠道和网络优势,带动氮肥、磷肥以及国产钾肥的经营”。行家知道:“采好才能销好。”焦坤清楚这句话的分量:“我们只能以价格取胜。”边贸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随行就市,定价机制和销售策略更加灵活,性价比更高。他们要将这种营销方式复制、融入到国产钾肥、磷酸一铵以及“倍丰”二铵的营销策略中。

  不仅如此,焦坤率领的山东“倍丰”要想在山东站住脚,必须根据山东区域特点,拓展出新的市场优势。由于铁路发运的局限,山东地区的国产钾肥也存在阶段性“瓶颈”,海运钾肥资源也主要聚集在烟台、青岛、连云港,相对集中,三地之外的钾肥输送十分有限。为此,山东“倍丰”采取“集群式”战术切入市场,在临沭、青州、济宁分别设立了分公司,健全的网络,可以使‘倍丰’的国产钾肥辐射到山东市场的各个角落。“肥料储备在各地仓库里,可以随时由各地的分公司发货,不仅资源靠近市场,更缩短了运输周期”。

  焦坤清楚地记得,在确定山东开发战略之初,倍丰农资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斌就给了山东“倍丰”这样的营销策略:“先做规模,再做效益,立足长远发展。”焦坤认为,贪图一时之利从来都不是“倍丰”的经营方略。为了谋求区域发展,他更加精细化地确定了山东“倍丰”的大战略——抓服务、建网络、重客户。

 

  B:“服务、网络、客户一个不能少

  中国的化肥界有一个共识,全面竞争阶段的到来,让资源型企业已经进入产品与服务相互依存的“共生时代”,否则就有可能被后来者超越。由于众多大公司交融在山东市场,要想长久立足市场就必须技高一筹。焦坤说:“在下游渠道上给客户搞好服务,和上游客户维护好关系,也就是说,除了价格优势,还要服务跟上。”“比如边贸钾肥在口岸实行人工灌装,包装计量并不准确。但是,我们卖给工厂从来都是包过磅,以实际发运数量为准,还负责找车、安排物流派送到工厂等。”

  客户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被喻为企业利润的源泉。“在市场浪潮中,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赢得顾客的竞争。”焦坤认为,如何将一次性客户转化为长期客户、把长期客户转化为终身忠诚客户,是企业开发客户资源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也包括对中小企业客户的维护。焦坤的策略是:首先在思想上重视,树立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始终以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欲望和长远利益。

  同时,为了强化“先做规模、后做效益”战略,他们首先以提升销售量为主,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影响力。“国产钾肥受到限制的地区,别人不做的我们做。”在网络建设方面,山东“倍丰”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他们十分注重对中小型企业客户的培养、加强开发新客户,并加强对边缘市场的开拓。焦坤阐述说:“保证上下游渠道顺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山东倍丰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网络建设,把网络建设作为根本,常抓不懈。”他们利用现有的工业肥网络,向农用肥网络延伸,依靠自己的销售网络迎接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与同行多沟通、多学习,并不断扩大工业肥、农用肥的网络布局,维护好老客户。在合作方面,他们加强对现有客户的有效控制、正确引导,让客户真正认识到“倍丰”的经营优势,形成互相依存的持久合作关系。在网络布局方面,山东“倍丰”除了已有的临沭、青州、济宁三个分公司外,还设立德州、东海分公司,向河北、江苏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目前,山东“倍丰”利用前期形成的良好分销网络,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提下,仍然能顺利地将货源及时分销,在复杂的市场中,基本做到了无库存压力、不被降价趋势所牵制。不仅降低了风险,也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C:团队文化展现“大倍丰”风貌

  “倍丰”是一个具有良好口碑的老农资品牌,优良的团队文化如同一种基因,渗透到山东“倍丰”的团队中,并加以传承。在言谈中,焦坤时常挂在嘴边的另一句话是:“我有一只作风顽强的团队。”焦坤是80后,社会大时代的到来,赋予他们一种吃苦耐劳和敬业无私的团队精神。“我们团队的‘年龄’和我一样比较年轻,小伙子们比较有冲劲,能干、能吃苦。”焦坤回忆道:“刚进入山东市场时,小伙子们都是跟着拉货车送货、收款,有时候小伙子们在车上一等就是一晚上,很让人感动。”敬业的工作作风更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山东倍丰公司通过培训或者举办一些积极向上的拓展活动,让员工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焦坤一直坚信:“一个好的人才能带来一支好的团队,一个好的人才也能影响一个团队。把人员放到适合自己、放到员工感兴趣的岗位上,自然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焦坤不断广纳人才,吸纳一批有经验、有作为、有思路的年轻人,并力求本地化、年轻化。在人员选择上,山东倍丰一直坚持自愿、适合的原则,大胆起用年轻人。这些人除了带来原有公司的优势资源外,能尽快融入“倍丰”的企业文化中,能在广阔而混杂的山东市场中,百折不挠、果敢行事。他们吃苦耐劳、谦虚谨慎,讲诚信、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处处展现出“大倍丰”的风貌。对于这样一支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和向心力的团队,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在齐鲁大地的市场大潮中,大展宏图。

  山东“倍丰”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羽翼丰满的山东“倍丰”已经学会了善假于物,利用“倍丰”集团的货源、资金、信息、品牌等优势,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他们不断加大采销力度,打造省级销售强队,努力提升“倍丰”品牌在山东市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并向规模化经营迈进!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