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跟随山西省繁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深入农村推广农业标准化的过程中发现,农民对配方肥的施后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农民的要求,同时提高配方肥的施用效率,笔者建议当地农资店在配方肥销售后应做到6个结合。
首先是与外出打工相结合。
也许一部分人会认识到,外出打工与配方施肥没啥关系。其实二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在农村,有不少农民既种地,又打工,通常他们在春耕大忙以后便会外出打工,这样,这些农民会在追施农作物时不追或少追。那么,为了夺取丰收,在施底肥方面如何加强,怎样配方,便是一个新的课题。
其次是重茬种植相结合。
在农村,许多地块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倒茬种植,只好是连年重茬种植,这样,一块地要不年年种玉米,要不年年种小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年年使用同一个配方来施肥,势必会对产量产生影响。因此,对于重茬种植的地块来讲,一定要深入调查,逐年调节,使肥料配方适应重茬种植的需要,以保证农民丰产丰收。
再次是与天气预报相结合。
在这里所说的天气预报,决不是每天电视节目中所说的天气,而是农业部门应与气象部门相联系,获取一年当中农作物生长季节的中长期天气预报,按照当年的雨水状况、温度状况,科学地决定肥料配方以及施用方式。
第四是与种植品种相结合。
在调查中发现,如今的施肥配方还停留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比如种植玉米,大都使用一个配方,其实玉米品种有许多,有的需要高肥水,有的需要中水肥,而同一个配方施肥,势必会造成有的吃不饱,有的却吃不了。因此,必须根据种植品种来进行配方,使配方逐渐个性化。
第五是与秸秆还田相结合。
如今的配方肥只注意化学肥料的配方,而不注意与农家肥相互结合,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如果配方肥能与农家肥及秸杆还田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第六是与相关部门相结合。
配方施肥,说起来好象只是农资部门一家的事情,其实仅仅农资部门是远远做不好的,它涉及农林、科技、气象、水利、环保、质监等多个部门,因此,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