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热点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通过向作物中转入除草剂抗性基因,使其获得或增强对除草剂的抗性,从而解决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选择性问题。
农业部网站15日发布题为《农业部就农业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等问题答问》的报道,文章说,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加快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推进,尤其是近期关于转基因水稻的话题成为媒体谈论的热点,预示着我国将加快推荐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从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量最大美国(2009年种植面积9.6亿亩)经验来看,转基因作物种植导致除草剂消费大量增加,美国一个《转基因作物对农药用量的影响》为题目报告,依据美国三大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和棉花上农药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从1996年到2008年十余年间,这三大类作物除草剂的用量增加了7~8个百分点,特别是自2005年后更是急速增长,期间杀虫剂的用量减少了6400万磅,而除草剂的使用增加了3.83亿磅。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热点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通过向作物转入除草剂抗性基因,使其获得或增强对除草剂的抗性,从而解决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选择性问题。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将使许多灭生性除草剂得以广泛使用。
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一大批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品种主要有,1.抗磺酰脲类:油菜、水稻、大豆、亚麻、棉花、番茄、甘蔗、莴苣、甜瓜和杨树等;2.抗咪吐啉酮:烟草、玉米、油菜、甜菜和小麦等;3.抗草甘膦:番茄、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向日葵和甜菜等;4.抗磺草灵:番茄;5.抗草铵膦: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油菜、马铃薯、番茄、甜菜和苜蓿等;6.抗莠去津:大豆;7.抗溴苯腈:油菜、棉花、马铃薯、烟草和番茄等。
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矮牵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植物的安全证书。我国经过十余年的潜力研究,培育出的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水稻,与去年在湖南完成了早稻区域试验和农业部批准的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高、适应性强。鉴于目前转基因作物的特性、市场需求和国情分析,未来我国将加快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推进,其中转基因玉米、水稻和大豆的种植面积有望迅速增加。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加快,最大收益者是草甘膦,多数转基因作物都具有抗草甘膦性能,将极大地促进为国内草甘膦市场的需求,有效地缓解了国内草甘膦产能过剩的问题;其次是磺酰脲类除草剂,目前全球已经开发出30余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它已成为高效除草剂中代表性产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球磺酰脲类除草剂消费量占除草剂总量的18%左右,其中烟嘧磺隆成为最主流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值得国内农药生产企业高度关注。另外,莠去津也是受益品种之一,莠去津与烟嘧磺隆悬浮液是目前国内玉米田主要使用的除草剂,同时莠去津与硝磺草酮混配物商品名为耕杰的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玉米田高效广谱除草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总之,国内农药企业应及时跟踪国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进展情况,抓住市场机遇,促进上述除草剂品种的生产与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