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3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水肥一体化前景广阔


  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  高祥照

  据全国农技中心不完全统计,2009年各类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已经达到4.3亿亩(按播种面积)。其中,旱作区全膜覆盖集雨保墒技术约900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约1300多万亩,测墒节水灌溉约3000万亩,深松耕营造土壤水库配套抗旱座水种4400多万亩,水稻少浇湿润灌溉约4000多万亩。节水农业的迅猛发展将引导施肥方法、施肥设备、肥料品种、肥料结构以及肥料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肥料行业需要认清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开发适应节水农业发展特点的新产品、新剂型、新技术和新方法,积极应对我国农业用水方式的改变,主动适应节水农业的发展对肥料的新要求。 

  一是开发适应旱作区节水农业技术的缓控释肥、长效肥、有机肥等新型肥料。我国旱作农业区有10亿亩的耕地面积,随着覆盖保墒、营造土壤水库等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缓控释肥、长效肥等将取代现有常规肥料。 

  二是开发适用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水溶性肥料。近年来,经济作物已成为我国化肥消费的重点,化肥总用量中,经济作物用量已近50%,其中蔬菜和果树占化肥总用量的30%,占钾肥总用量的44%。而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都将逐步采用微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这意味着现在用肥总量的近一半都将通过微灌系统施用。因此,适用于微灌系统的水溶性肥料市场前景无限广阔。 

  三是要开发应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的新型肥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干旱、低温、寡照、冰雪、冷冻、早霜、倒春寒、干热风等各种灾害性天气有越演越烈之势。这种情况下,能够抵御灾害性天气或减轻损失,且易于应用的肥料将能大显身手。

  四是要研究适应节水农业的施肥技术体系。要根据节水农业不同类型区域的水土资源特点和用水方式,系统研究与之配套的施肥方法、施肥设备、肥料品种以及养分管理模式等,形成节水农业施肥技术体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