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3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假冒伪劣制售者“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


  进入3月份,国内春耕在即,质检、工商、农业等各部门都在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狠抓农资打假。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武高汉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要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他说:“传统意义上,姥姥和舅舅代表着最亲近的关系,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的意思是形容一种程度,是让‘黑心经营者’无法承受但又必须承受的代价。”

  同时,武高汉补充到:“不仅仅是要让黑心经营者一赔到底,更要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些心存侥幸的黑心经营者,也要让‘遵守游戏规则’的经营者真正获利,从而推动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一些企业的造假事件每年都有,给部分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从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损失惨重。每年国家相关的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农业部等各部门也都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进行着农资打假工作。之所以屡打不绝,屡查不断,就是农资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太低。

  在网上搜索“化肥、绝产”等条目时,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很多地区、很多作物都受到假化肥影响而绝产,但是有几乎所有的报道中只提到,相关部门认定化肥属于假化肥,企业也给与补偿,但是就是没有提及企业名称。很多企业被查出之后,花点钱便可摆平。这就是钱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制造假冒伪劣的证据确凿,我们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公布于众,又从何谈起“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呢?

  如果说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企业利益,为了稳定区域内的税收,不愿意曝光企业之外。那么作为公正执法的政府部门、公正公开的行业媒体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信息公布,这就是对造假企业的纵容,是对农民的不负责任。如果已经确认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的造假企业信息都做到公开透明的话,行业信息又如何公开透明,我们的国家何时才能对老百姓公开透明啊! 

  让化肥假冒伪劣的制售者“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消费者肯定是同意的,这句话给政府各部门的压力更大,健全法律,严格执行法律尤为重要,然而媒体对这些企业的曝光,也是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的一种表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