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国新型肥料进入加速发展期

本报首席记者 阴剑锋

  新型肥料生逢其时,新型肥料前景光明。而对于九亿我国农民来说,新型肥料或许将成为成就他们现代农业梦想的一条希望之路。

  “事实正在证明,环保高效的新型肥料将成为未来农业需求的大方向。”一位农业专家这样说。

  2009年,我国农资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在大变革中,新型肥料的稳健发展成为农资行业的一大亮点。纵观近年来的农资市场,以缓控释肥料、微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产业在农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蓬勃发展,悄然崛起。

  一大批新型肥料企业的迅速崛起,各种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施用,以及农民对新型肥料认识的不断加深,这些现实都在表明,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期。

  环保高效成为主导方向

  经过20多年探索发展,新型肥料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环保高效成为主导方向。

  专家指出,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在增产中的作用已达30%~40%。但在化肥利用率上,我国尚处较低水准,氮元素损失量为30%~50%,同时还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速研究和生产适合多种土质、作物的化肥产品,满足高效农业和绿色无公害农业的要求,是我们面临的十分迫切的任务。 

  据预测,2030年我国化肥需求量可达6800万吨,比目前需再增加约2650万吨化肥供应量。那么,国家需增加投资约1500亿元,每年多耗费外汇15 亿美元,农民购买化肥需增加1000亿元开支。而2030年要使全国1亿公顷耕地平均施肥水平达680公斤/公顷,这样的目标很难实现,土壤、环境难以承受。因此,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力争在未来30年,通过研制新型肥料,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化肥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来保证我国的农业安全生产显得愈加重要。

  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等新型肥料,是国际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肥料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领域,代表新型肥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突破限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肥料发展的目标。

  新型肥料产业步入快车道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劲需求与国家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将新型肥料产业推上了大发展的快车道。

  近几年,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已成为我国推广范围和产能最大的新型肥料。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产品,上缓控释肥这一新型肥料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市场掀起了缓控释肥料热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缓控释肥料产能共240万吨,其中硫包衣肥料80万吨,树脂包衣肥料55万吨,脲酶抑制剂稳定性肥料50万吨,“肥包肥”35万吨,以及脲醛缓释肥料25万吨。缓控释肥料产量60万吨,达到世界缓控释肥料产量的1/2。

  微生物肥料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至今已经走过60年历程,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一个拥有600余家企业,产量超500万吨,使用菌种超百种的庞大行业体系。与过去的发展阶段相比,微生物肥料行业的整体面貌已经得到了很大改观,进入健康发展的轨迹,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各个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产品。而新型肥料中的中微肥微量元素肥料企业以小企业居多,目前微肥的产量尚不能满足需要,微肥产业仍处在快速发展中。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契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中微肥行业中来,并且进行大量科研方面的尝试,促进中微肥技术的飞速发展。

  山东金正大、江苏科邦、上海绿乐等一批新型肥料企业在市场大潮中迅速崛起,众多新型肥料品牌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在不断完善的发展大环境中,新型肥料产业作为农资产业的重要一翼,成长壮大。

  新型肥料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型肥料产业正在高歌猛进,但是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理性,专家认为,我国新型肥料产业从技术到政策还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新型肥料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业内专家指出,在大力发展新型肥料产业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注意到现在新型肥料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譬如国内新型肥料种类很多,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规模也相对偏小,真正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企业还非常少。快速发展与基础研究薄弱之间的矛盾,都对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未来我国发展新型肥料产业应该侧重于企业和农技部门携手,一方面共同做好新型肥料的科研调研工作,另一方面,合力做好农化服务,推广新型肥料的施用技术。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推进新型肥料产业需要科研部门和肥料行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比如采取加大新型肥料研究的投入,改善研发条件,壮大研发队伍;给新型肥料产业以投资、信贷等优惠扶持;投资建设一批新型肥料高新技术示范企业;成立国家新型肥料研发工程技术中心等措施,为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新型肥料生逢其时,新型肥料前景光明。而对于九亿我国农民来说,新型肥料或许将成为成就他们现代农业梦想的一条希望之路。


  阅读链接:

  新型肥料的定义

  什么是新型肥料?从字面上来理解,所谓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中有关新型肥料目录就包括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剂;秸秆、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生物制剂;缓/控释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植物稳态营养肥料等。

  新型肥料与常规肥料的区别关键在于一个“新”字,而一个事物的“新”与“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新型肥料,用不了多久可能也就成为常规肥料了。而现在的常肥料也是由当年的新型肥料经多年应用而稳定下来的。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量增多,只有加快新型肥料的发展速度,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沿着高产、优质、低耗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1、高效化。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对新型肥料的养分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浓度不仅有效地满足作物需要,而且还可省时、省工,提高工作效率。

  2、复合化。农业生产要求新型肥料要具有多种功效,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目前,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以及含有农药、激素、除草剂等新型肥料在市场上日趋增多。

  3、长效化。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肥料的效能和有效时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肥料要根据作物的不同需求来满足作物的需要。


  新型肥料的类别

  新型肥料做为新开发的产品,它的发展速度和前景相当广泛。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新型肥料,但按其本身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六类:

  腐植酸肥料:富含腐植酸和一定标明量无机养分的肥料。以泥炭、褐煤、风化煤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不同化学处理或再掺入无机肥料而制成的。有刺激植物生长、改善土壤性质和提供少量养分作用。主要肥料品种:腐植酸铵和腐植酸复合肥。

  微量元素肥料:具有一种或几种微量元素标明量的肥料。这类肥料中含有一种或数种对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需要量甚微的营养元素,包括锰、硼、锌、钼、铁和铜等。市场上主要的品种有:硫酸锰、硼砂、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及各种微量元素混合的叶面肥。

  微生物肥料: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剂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通常也叫菌剂或菌肥,包括固氮菌类、解磷类和解钾类细菌。市场上主要的肥料品种有:硅酸盐菌剂、复合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肥料。

  调节剂类: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学性质和植物生长机制的物质,统称为调节剂类。主要类型有土壤酸碱调节剂、土壤结构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市场上主要肥料品种有:土壤保水剂等。

  添加剂类(大量元素):指含有用于改善肥料性能物质的肥料,主要包括含有防止或减少肥料吸湿结块的添加剂和抑制氨态氮挥发,减少氮损失的添加剂。含有添加剂的肥料品种主要有:长效碳铵等。

  氨基酸肥料:能够提供各种氨基酸类营养物质的物料统称为氨基酸类肥料。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