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螯合剂解决氨基酸肥料成本昂贵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徐阳春

  我国复合肥料领域已有企业针对本地土壤缺素的情况配入了中微量元素,有效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为了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在正常施肥的情况下,针对一些植物的缺素情况,增施某一种或几种中微量元素,这种做法虽为亡羊补牢之举,但对平衡农作物所需的元素、防治因缺素造成的生理性病害仍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国使用的中微量元素多数为简单无机盐,利用率受到一定限制。无机活性中微量元素一旦进入肥料和施入土壤,大部分将失去活性,能被植物吸收的很少,所以即使平衡施肥、平衡配肥,也不等于被农作物平衡吸收 ,这就是为什么已经测土平衡施肥,但农作物仍然出现缺素症状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往利用EDTA、柠檬酸、黄腐酸、酒石酸等作为螯合剂,将微量元素生成螯合物,有效地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稳定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但上述螯合剂成本高,在农民对全元素平衡肥料缺乏认识的情况下,接受并使用这一高价肥料难度很大。而利用废弃蛋白,采用水解、螯合一步法和综合利用法,生产廉价的氨基酸中微量元素螯合物,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生产成本是EDTA中微量元素螯合物的8%-10%,即便在复合肥料中加入2%-3%,成本仅提高60-80元/吨,而此种复合肥料的利用率可提高10%-20%,与单纯的N、P、K三元复混肥料比较,增产10%-25%,在个别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的地区可达30%以上,效果非常明显。由于氨基酸本身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刺激植物生长,在无需光合作用情况下被植物直接利用;作为螯合物使用时,又可保护金属离子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副反应,在保护金属离子达到植物所需部位后本身也被农作物吸收利用,所以氨基酸中微量元素螯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良、价格低廉、螯合常数适中的有机中微肥,可有效解决平衡配肥与农作物平衡吸收的矛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