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春播施肥季节 粮食作物高效施用钾肥尤为重要

中国农业大学 曹一平教授 孙爱文博士

  钾肥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它的合理施用是粮食作物争创高产所不可缺少的。但是目前在粮食高产种植施肥中,有关钾肥的推荐还不够细化,针对性也不很强,导致施钾的效率未充分体现。眼下正逢春播施肥季节,对于粮食作物争创高产如何高效施用钾肥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考虑气候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有效钾的数量,受到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干旱、低温、土壤紧实通气不良、土壤酸碱性质不同等条件都会降低钾的有效性,而增加作物对钾的需求量。例如在低温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种植争创高产粮食作物时,即使有效钾不太缺的土壤上,通过种肥或追施适量钾肥(3~5公斤氧化钾/亩)仍可获得增产效益。另外,在早春播种时节气候较湿冷时,增施钾肥对提高作物苗期的抗性很有帮助。

  2. 少耕和免耕会降低钾的有效性。免耕和少耕会使表土保持紧实而通气差,覆盖使土壤温度下降;由于不能耕翻和开沟施用钾肥,只能在农田表面施钾,造成施钾位置不良等。因此,在少耕和免耕的情况下,增施钾肥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消除因免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3. 氮肥和磷肥的施用水平不同对施钾效果的影响。以冬小麦长期定位试验结果为例:在缺磷土壤上,仅增加氮肥用量并不能增加作物施钾肥后的吸钾量,只有在配合施氮施磷的平衡施肥条件下,增施钾肥才能同步增加小麦对钾的吸收。

  4、考虑种植密度对需钾量的影响。大量试验证明,杂交玉米可以增加密度而使产量得到大幅度增加,同时吸钾量也明显提高。所以在密度增加时,如不相应增施钾肥或提高土壤钾的有效性,则作物因吸钾增多,产量可能下降或达不到理想水平。但是增施钾肥5~6公斤/亩后,产量不降反而有所提高。尤其在有效钾含量不高并有灌溉的土壤。所以在对玉米和大豆推荐施肥时,为了适应较高的密度和产量水平。建议增加密度的同时,施钾量要适当比常规量有所增加。

  5、目标作物产量水平提升的影响。在产量水平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有效钾的供应也必须相应地增加,才可以补偿钾的大量吸收。以玉米长期定位试验为例,当产量增加10%~20%时,吸钾量也出现了相应地增加。一般来讲,作物要获得更高产量体内就需要高浓度的钾及其它营养元素。适当提高作物组织含钾量才能保持稳定高产和苗齐苗壮,使其生长顺利渡过胁迫期如苗期的寒、旱、热等,在集约化农业种植高产作物时,要有足量钾才能满足需要。有的土壤速效钾不够,即使缓效钾释放出的有效钾也供不应求,因此要考虑高产田增施钾肥。所以在以产量目标作为推荐施钾的主要依据时,应该注意当土壤有效钾的测定值低于理想或最佳值时,增施钾肥是保证增产的必要措施。而且,即使在土壤有效钾测定值处于一般水平时,增施适量钾肥也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钾肥的施用方法是与施钾数量相关联的。在少量时,施肥方法以种肥和追肥为宜。在施钾量大于5公斤/亩时,可作基肥施用而且要条施,不采用撒施的方法。

  6、优化钾肥的施用位置。土壤中有效钾经由质流和扩散的途经迁移到作物根系表面才被吸收。一般通过质流方式所运移的钾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而扩散才是钾的主要运移方式。土壤中影响钾扩散的因素有:水分含量、温度、粘粒含量和钾的浓度等。一般由作物吸收钾所产生的扩散距离是很窄的。关于钾离子扩散的范围,一年生作物的根际钾扩散的距离约1~4毫米内。因此,4毫米外的钾即使是可利用的离子形态,但因为没有处在可利用的位置上,对吸收也是无效的。关于钾扩散到根际的数量多少,既取决于钾的浓度梯度,又取决于根表总面积。前者可以通过施钾肥进行调节,而后者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

  总之,为了提高粮食作物施钾的效益,使有限的钾肥用得精细而合理,充分挖掘钾的空间有效性和生物有效性尤为重要。

  我国钾肥生产滞后于氮肥和磷肥,年产量不足500万吨。而目前我国钾肥的用量已超过800万吨,钾肥的来源主要依靠进口。农用的钾肥种类也较氮、磷肥为少,主要的钾肥品种是氯化钾,占我国钾肥总用量的80%以上,其他还有硫酸钾和少量硝酸钾等。 

 

     钾肥的种类和性质

  氯化钾(KCl):

  在世界钾肥总产中氯化钾占90%以上,除直接施用外,它往往是生产硫酸钾、硝酸钾和复合肥的原料。商品氯化钾都为高品位产品,含氯化钾>95%,含K2O在60%以上。我国青海察尔汉盐湖生产的氯化钾因含有氯化钠(3%-4%),氯化镁(2%左右)等,含K2O52%-56%。 氯化钾是一种养分含量高、价格低廉、肥效显著的优质钾肥。它的水溶液为中性,但它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所以在酸性土壤上应提倡氯化钾与有机肥和适量石灰结合施用。在盐碱地上施用,则有加重盐害的可能。氯化钾和其他含氯化肥一样,不宜在烟草上施用,在葡萄、柑桔、薯类、糖料作物上应控制用量,以免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硫酸钾(K2SO4):

  硫酸钾一般用复分解法由氯化钾和硫酸盐(硫酸钠、硫酸镁)制取,或由氯化钾与硫酸反应制取。我国也有用明矾石制取硫酸钾的工艺。它的价格比氯化钾高,含K2O 50%左右,主要用于不宜施用含氯化肥的作物,在缺硫的土壤上施用有好的效果。它的水溶液是中性,但从农化性质看,也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施用的注意点与氯化钾相似。 

  硝酸钾(KNO3):

  一般用复分解法由氯化钾和硝酸钠制取。实际上它是一种含K2O44%,含氮13%的两元复合肥,由于以含钾为主,常作为钾肥施用。它是一种适合各种作物的优质化肥,但由于价格又比硫酸钾贵,常在经济作物和蔬菜、花卉上施用,也可用0.5%的溶液作叶面喷施。

  窑灰钾肥:

  是水泥工业的副产品,含有钾、硅、铝、钙等多种元素,含K2O8%-12%,其中有将近一半为水溶性钾,一半为弱酸溶性钾,对作物都是有效的。窑灰钾肥为灰色粉末,碱性强(pH9-11),易吸潮结块,不宜与铵态氮肥或水溶性磷肥混拌,以免引起氨挥发和水溶磷退化,也不宜与种子、幼根接触。施用时可与细土或有机肥混拌堆沤,在酸性土壤上施用较为适宜。 

  草木灰:

  因用作燃料的原料不同,含钾量有较大变化,一般含K2O 5-8%,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呈碱性反应,并含有2-3的P2O5和10%-20%的CaO。草木灰因含碳素,色泽深,易吸收太阳热量,适宜用作早春或秋天播种时盖种,也可用作追肥。

 

  钾肥的真假伪劣鉴别方法

  第一种是铁片燃烧法:将肥料颗粒(大或小)少许放在烧红的铁片上燃烧,凡是不熔融、无气味、受热产生蹦跳现象的,大致可定为钾肥。如果将铁片倾斜,使肥粒直接受高温燃烧,会出现有色火焰,金黄闪亮火焰为钠,浅黄夹带淡紫色火焰为钾。钾肥中还有一类粉末状的,颜色可呈砖红、浅红或白色,其鉴别方法也是在铁片上燃烧,钾肥表现为不熔不化,无臭味。

  第二种是将饱和钾肥溶液沾在铁丝圈上,在高温火焰上燃烧,观察火焰颜色,只是钾和钠的火焰颜色区分是很难掌握的。但是,如果市场上遇到常规之外的劣质钾肥,例如用未经提炼过的钾长石的小块状或粉状,就只有通过化验手段,测定可溶钾的含量才行。仅靠燃烧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也就是说,只能辨真伪,不能裁优劣质。所以农民朋友们在选择购买化肥的时候,要到正规的销售网点,以避免上当受骗。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