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针对当前西南地区严重旱情,国家防总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后,农业部进一步研究西南地区抗旱工作,立足于“小春损失大春补”和稳定全年农业生产,落实六方面措施指导和帮助旱区及早谋划春耕生产。
一是加强灾情监测调度。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跟踪旱情发展动态。
二是立即向灾区再次派出抗旱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组织部小麦、油菜、甘蔗、蔬菜等专家指导组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受旱地区开展巡回指导,帮助农民落实各项科学抗旱措施。
三是及早谋划大春生产。在算好水帐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好大春和晚秋生产。及时制定配套的技术指导方案,在备耕、播种、管理等关键农时季节,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四是协助灾区搞好种子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针对云南目前杂交玉米、水稻种子供应偏紧的情况,根据需要帮助地方农业部门做好种子调剂调运工作。
五是尽快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六是加强对科学抗旱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各地抗击特大干旱、加强春季田间管理、积极谋划春耕备耕的重大措施、重大行动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引导灾区干部和群众科学抗旱,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
目前西南地区小春作物即将灌浆和成熟,大秋作物开始备耕。从季节上也是由冬季向春季过渡,在这样一个转折时期,要通过抗旱资源的优化配置,力争实现科学和高效的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