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春耕生产即将从南向北逐步展开、农资购买使用旺季即将到来之际,近日,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全国供销总社等九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市场秩序稳定,切实维护农民群众权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履行好农资打假的牵头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属地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强化执法能力,强化宣传引导,全面落实六部委《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农业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此次电话会议就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做出了具体部署。包括:严格农资产品市场准入。严格依法审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严格农资品种的审定、登记等许可,全面清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狠抓农资市场监管。各地要突出在春管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集中力量继续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的监管力度,确保农资质量。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对已经公告停止生产使用的高毒农药、禁用药物继续加大清缴力度,严肃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杜绝出现因农资质量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特别是蔬菜主产区要强化监管措施,开展禁限用农药收缴行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一些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要限期查办。对于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案件,可商请当地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四是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各地要继续抓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